第861章 撫恤(一)

封賞之後,當然是撫恤。

撫恤孤寡,賑濟和存問忠臣。

這是劉氏政權,在吸取了秦亡教訓後發展出來的統治手段。

每年派人慰問和犒勞那些孤兒寡母,成本不高,但效果非常拔群。

很輕松就能收割大批的民眾身心。

劉徹即位後,更是進一步的強化了這整個撫恤體系。

所有因公殉職和殉國的士卒、軍官、官吏甚至百姓的未成年孤兒,全部都由國家撫養。

劉徹在上林苑,收養了總數多達三千的孤兒。

而此次馬邑大戰,漢軍的損失,雖然相較戰前的預估,可以說是微不足道。

但,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單單是軍隊的戰死者,就已經有兩三千人之多!

漢軍在馬邑城外的十幾個哨卡和作為預警的烽燧台的守軍,幾乎全軍覆沒。

至少有七百人,在馬邑會戰開始前,就已經死於匈奴馬蹄之下。

另外,馬邑城外的漢室村寨的平民死難者人數,也根本無法估計。

戰前,漢家在馬邑之外的兩百多裏的國土上,有著十幾個村寨,將近兩三千的居民。

另外,為了給馬邑預警,漢家還在馬邑之外的曠野上,安置了兩個小型遊牧部族,大抵也有個千人左右。

但,在匈奴人入侵後,能撤到馬邑城裏的百姓總數不超過千人。

雖然,馬邑之戰結束後,漢軍從馬邑周圍的山谷和山陵中,尋找到了數百避難的難民。

而且,未來,還會不斷的發現避入山谷和山陵,躲避戰亂的百姓。

然而,依然有大批的平民,慘死在匈奴入侵的過程中。

戰死的軍人與遇難平民,兩者相加,此次馬邑之戰,漢室可能要損失四千人以上。

這將制造無數個戰爭孤兒。

劉徹自己內心也是很內疚的。

原因很簡單,這些孤兒,起碼有一半,原本不用成為孤兒。

若劉徹能在戰前就下令疏散,馬邑城外百分之八十的死難者,將能安全的撤退到馬邑城。

但代價卻可能是,匈奴人立刻遠遁。

這其中的取舍與抉擇,只能說是見仁見智。

反正,劉徹現在是很內疚的。

但對皇帝來說,個人的情感什麽的,從來都是微不足道的。

皇帝以天下為棋盤,國家做棋子。

動輒之間,就可能幹系上百萬,甚至千萬人的生活,乃至於可能決定整個世界的文明發展進程。

這要求,皇帝必須鐵石心腸,冷血無情。

所有個人情感太過豐富的皇帝,最終都沒有好下場。

而且更可悲的是,不僅僅他自己沒有好下場,他的國家,他的家族,他所愛的女人,也都沒有好下場。

最典型的就是李煜。

歷史告訴劉徹,皇帝的無情,其實就是最大的有情。

所以,做有情君王容易,無情帝王困難。

三世為人後,見過了無數的血的例子和教訓,並且在皇帝位子上鍛煉和磨礪了四年後,劉徹已經深深明白了這個道理。

就像他對袁盎,對竇嬰。

看似無情,實則是對他們最好的維護。

否則,若是一時心軟。

不僅僅袁盎、竇嬰都要沒有好下場。

受他們的牽連,他們的家族和門人,也不會有什麽結果。

國家和民族,更是要首創嚴重。

而現在,無論是袁盎還是竇嬰,都已經不太可能再跟劉徹的前世那樣,重蹈他們的悲劇命運了。

想著這些事情,劉徹站起身來,他的心裏的內疚感,全部飛去爪窪國。

“馬邑之戰,我軍固然大獲全勝,但戰死之忠臣義士,無辜遇難之百姓士民,數以千計,朕哀忠臣義士之遺孤或匱於衣食,傷無辜士民之後代或離於寒暑,甚憫憨之!”劉徹面露傷感的對著群臣說道。

今天是大朝議。

所有在長安的列侯貴族外戚大臣,千石以上的各級主管官員,全部都聚集在一起。

這也是漢室一年之中少有的能將所有部門和全部列侯貴族外戚,聚集在一起的機會。

劉徹的視線,掃過那一位位大名鼎鼎的列侯,一個個天下知名的博學之士,一尊尊富可敵國的外戚大臣。

心裏面,卻是有著恨鐵不成鋼的不滿和憤怒。

他這個皇帝,在兩年前就帶頭在上林苑,自掏腰包,撫養孤兒和失去勞動能力的傷殘士卒、官吏,或者失去了兒子,無依無靠的軍屬。

但這些家夥幹了什麽?

也就四大金剛,意思意思,收養了幾個孤兒。

其他列侯貴族,大都都是仿佛沒看見劉徹的態度一樣。

他們根本就不關心撫恤孤寡的事情。

即使是有良心的,譬如周亞夫,也只會撫恤和照顧他的部下。

至於其他人,真沒有這麽博愛。

至於那些整天一口一個天下的鴻儒飽學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