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省親(二)(第2/3頁)

於是,幾個憨厚的年輕漢子,摸著頭,來到張起面前,拜道:“拜見大兄……”

張起打量了他們一番,都是精壯孔武有力的年輕人,是可以拉去新化城,好好培養的。

隨著地位的上升,張起自然而然,就知道,應該怎麽來鞏固自己的地位,並在未來有更好的發展。

子弟兵和親兵,這都是必不可少的。

尤其是想要立功受爵,非得有一支能如臂指使,能為自己拼死作戰的心腹團隊。

而最可靠的,當然永遠是家鄉的子弟兵和同族子弟。

高祖得天下,依靠的就是豐沛的子弟兵!

簡單的與這些幾乎沒有印象的同族和同村年輕人打了個照面。

張起兄弟就在全村人的簇擁下,找到了自己家在這個村莊裏的最後印記——一座孤零零的立在張氏祖墳群裏的墳冢。

墳冢之上,已經長滿了野草。

一塊已經被風雨吹爛的木牌,歪歪扭扭的立在墳冢前,其上寫著:先父張公諱永老大人之墓。

這是他們兄弟當年跪在鄉三老的門前,請來的唯一一個能表明其父親身份的證明。

張起望著那塊連字跡都已經有些模糊的墓碑,撲通一聲就跪在墓前。

張未央緊隨其後,跪下來。

他們的妻妾與子女,不明所以,但也跟著跪下。

“父親大人在上,不孝子回來了!”兩兄弟流著眼淚,磕著頭說道。

對中國人而言,最難割舍的,永遠是故鄉情,最難舍棄的,永遠是父母恩。

認祖歸宗,更是每一個稍微有點成就的人,必然也肯定要做的事情。

兩兄弟,將自己的子女和妻妾,逐一拉到墓前,對著躺在墓中的父親逐一介紹。

這個程序完後,自然就是祭祖。

在盛大的儀式中,張氏兄弟在宗祠裏,對著列祖列宗,奉上三牲血食,然後將自己的妻妾子女的名字,寫在一張帛布上,供奉到祖宗的牌位前,於是,這張起和張未央的後代,算是正式的回歸了,與祖先們在九泉之下的神靈取得了聯系。

從此,無論他們走多遠,去到那裏。

這條線會永遠拴著他們的心神,將他們聯系在一起。

中國人,就是通過這樣,一代又一代,薪火相傳,父傳子教,繁衍生息,開枝散葉。

……

翌日,在這個邯鄲城旁的小山村裏。

一桌又一桌的豐盛酒食,擺在村中父老和鄰近幾個村的父老面前。

張起和張未央兄弟,則輪流走到各個父老面前,敬酒,痛飲。

酒席上,雞鴨魚肉,一應俱全。

一碗碗往日裏百姓根本舍不得吃的高粱飯,也被端到了大大小小的賓客面前。

當年,項羽滅亡秦朝,望著燃燒的秦宮和秦城,他說出了那句名言:富貴不歸鄉,如衣錦夜行。

雖然,項羽因此而失天下。

但這並不妨礙後來者學習。

對中國人來說,富貴了,不回家鄉炫耀一波,簡直對不起自己和祖先!

高帝劉邦得天下,漢十二年十月,高祖擊破英布謀反,率軍回朝,路過豐沛,選擇留了下來,置酒沛宮,與父老鄉親痛飲,並留下了那首至今為人傳唱的《大風歌》。

而高祖在豐沛一共與父老鄉親痛飲了一個多月(先是沛縣半個月,然後又在沛縣父老的邀請下,在豐縣半個月)。

太宗時,也是如此。

太宗六年,太宗皇帝幸中都晉陽,與父老痛飲十余日。

皇帝都帶頭了。

天下自然景從。

富貴了,歸鄉,大肆辦酒,鋪張炫耀,成為了漢代貴族和士大夫的必備功課。

張家兄弟此番歸鄉,雖然不可能跟那兩位天子一樣,一辦酒宴就是十幾日,一個月。

但,也要連擺三天酒席。

這錢,自然就流水一般的花了出去。

幾乎將兩兄弟的積蓄消耗一空。

但,這是值得的。

張家兄弟富貴的消息和傳聞,立刻就轟動了附近的十裏八鄉。

人人都伸長了脖子,羨慕嫉妒恨的看著張氏兄弟的威風和闊氣。

人們的議論焦點,也都是安東都護府怎麽怎麽樣,新化那邊的條件如何如何好。

所以,張起兄弟一打起招募士兵和移民的旗號。

瞬間,報名的人,就踏破了他家門檻。

短短數日,張氏兄弟就募得子弟兵百余人。

都是身高七尺三寸以上,體魄強壯,接受過預備役軍事訓練的好漢子。

這些人,足以編組成一個親衛隊,作為張起兄弟的親信心腹和中堅力量。

另外,還有一百多戶人家,願意跟著他們兄弟,移民去新化,進行屯墾。

在這些人眼裏,鄉情和宗族感情,是最牢靠的保證。

而半個月後,當張氏兄弟踏上回轉新化的道路時,他們的身後是上千名的新兵以及足足七百多戶的新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