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 磨刀霍霍(一)

興樂塞。

一只人造的木鳥,迎風招展,木鳥身上裝飾著的羽毛,在寒風之中微微抖動。

兩個伣官瞪大了眼睛,注視著木鳥的羽毛變化。

不停的提筆記錄羽毛的抖動速度和方向變化。

當這兩個伣官停下筆,立刻就有兩個官吏上前,接過他們的報告。

然後,這些記錄的文字被送到了興樂塞中的一個軍帳內。

一位天官接過了這些報告,然後,他將這些報告與其他的文字綜合到一起,寫成一個簡報,交給身邊的一個隨從,囑托道:“立即送往程都尉處!”

半刻鐘後,這封簡報抵達了程不識案頭。

“都尉,此乃天官所報之今日天象……”

程不識接過這封簡報,看了一眼。

只見其上寫道:下官楊壽敬拜虎賁都尉程公足下:今日風向東南,風力乙級,氣溫負一刻又三分之一,陽光晴朗,濕度甲上,預計後旬將無雨雪。

毫無疑問,這是一封簡單的原始的有關天氣的報告以及預測。

這不奇怪。

中國是農耕民族為主的帝國。

在中國,再沒有比農耕更重要的事情。

每年春天,天子親耕籍田,三公九卿皆佐天子之後,以為天下榜樣。

而早在遠古的時代,在夏後氏主政之時,古老的諸夏先民,就已經開始摸索和探索,對宇宙天文以及氣候變遷的研究。

春秋之中,尚書之上,有關氣候變化、星辰變化和天象的文字,是占據最多篇幅的。

及殷商興盛,成湯的統治者,一方面敬畏著天神和天地。

一方面,卻開始著手準備記錄和記載他們所遇到的一切氣候變化。

物候這個名詞,首次出現在了中國的史書上。

深埋地底的甲骨文裏,甚至出現了所謂的“蔔旬”。

商人將天幹地支,列為紀年紀日之法。

六十甲子一輪回。

與後世不同,商人習慣將十,作為一個輪回。

一次天幹地支輪回,在日歷上表現出六個不同的交替。

而商人,將每十天稱為旬。

蔔旬者,既是根據現有的氣象資料,以及龜甲所展示的跡象,來推測下一個十天的天氣變化。

殷商的統治者,當然無法用這麽簡單的方法,就征服氣象,掌握天地變化。

但,他們將他們的這些努力和研究,銘刻在青銅之上,寫在龜甲之中。

跨越漫長的殷商和西周。

時間走到了春秋戰國的大爭之世。

對天氣的記錄和物候的研究,終於達到了古典時代的巔峰。

一部《呂氏春秋》,將春秋戰國時期的天文、地理以及人文,集於一體。

其中,有關指導農業生產的原始氣象學,已經初露端倪。

甚至,出現了二十四節氣的分類。

而當歷史走到今天,站在先人們的肩膀上,依托於溫度計、伣學以及對空氣濕度的探尋。

今天的諸夏人民,雖然依然無法準確預測明天的氣候。

但是,卻已經大體估算出在現有條件下的明日氣象。

尤其是伣官和溫度計的出現,大大增強了漢家對氣候變遷的觀測能力和預測能力。

所謂伣,是最近一二十年興起的一種新興的學問。

伣者,從人,意為一個瞪大了眼睛觀察天地的人。

最初的伣者,起源於古老的殷商時代。

詩經就有記載:大邦有子,伣天之妹。

以此形容文王贏取殷商公主的喜慶之情。

而在今天,伣者成為了漢家觀察風向和測定風速的官員。

他們廣泛活躍在樓船衙門的艦船上,為艦船規避風暴,指引路線。

同時也活躍在漢家各大糧倉,為百姓的生產生活提供指導。

漢之伣學的興盛和興起,源於當今天子的易學博士日者司馬季主。

司馬季主非常喜歡觀測天地,自然也喜歡觀察風向、濕度以及降雨變化。

正是在他的提倡下,漢家伣學蓬勃發展。

並出現了專門的伣器。

如銅鳳凰、銅孔雀等伣器,紛紛出現。

最後,墨家也摻了一腳,推出了今日漢家軍用的測風器——伣木鳥。

這是一種很簡單,也很實用的器具。

使得觀測者可以通過木鳥身上的羽毛抖動變化和方向來觀測風向和風力。

於是,在現在,今天的漢家雖然很難知道明天的氣候。

但大家至少能知道今天的氣候了。

風力、濕度、溫度,三者合一,再結合先民用自己的智慧和聰明記錄下來的氣候變遷資料,物候變化記錄,大致就可以預測未來數日的大概氣象。

雖然,不一定準確,而且,還有著許多方面的功課和學問要補全。

但至少,漢人有猜測明天的權力了。

這很重要!

尤其是在現在。

漢軍要出塞,首先面對的就是天氣這個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