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腦洞(一)(第2/3頁)

這些人,負責將皇帝的蘭台與九卿諸司曹以及丞相府、禦史大夫衙門、繡衣衛串聯起來。

所有的消息和情報、報告、奏疏,都在蘭台匯總、整理,分類、分級。

這自然,極大的鍛煉和開闊相關官員的眼界、見識和手腕,同時也豐富了他們的知識。

旁的不說,劉徹現在敢拍著胸脯保證,蘭台尚書,沒有一個廢物。

此時,在劉徹面前的這些尚書郎和謁者、侍中,更是這兩百多人中的佼佼者。

基本上,都是負責某一個大類的領導者,都是至少掛了“給事中”頭銜的精英。

所謂給事中,既執事殿中也。

當然,與歷史上的給事中們不同,劉徹沒有給他們任何執行權和決策權,他們只有建議權。

假如他們想擁有決策和拍版權?

簡單,去地方上從縣尉做起吧。

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最後殺回中央,位列九卿,那自然可以拍板和決策了。

在那之前,想都不要想什麽“哥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你們這些渣渣就應該聽我的”這樣的奇怪邏輯。

而經過這些年的鍛煉,這些尚書郎和侍中、謁者,也知道了劉徹這個天子的脾氣。

他們只能提供客觀中立的意見。

誰要是偷偷摻雜私貨或者企圖利用自己的位置,幹些什麽勾當,那麽廷尉和執金吾一定會非常開心——又揪出了一個潛藏在天子身側,意圖擾亂聖心,禍亂朝綱的奸賊。

是以,劉徹話音一落,這些漢家的年輕精英,就紛紛拿著剛剛到手的相關情報,仔細閱讀起來。

“陛下……”汲黯微微沉思過後,首先開口奏道:“臣以為,恐怕,這所謂的‘匈奴右賢王’,並不能直接助我……甚至很可能要我朝付出極大的人力物力去扶持……”

其他人也紛紛點頭。

現在的匈奴,因為有著且渠且雕難的存在,在漢家面前不說成了篩子,但至少其國內的政治變動和高層的形勢,漢家是很清楚的。

那個所謂的右賢王且之,名義上是右賢王,但實則,只能控制南池一帶不過三百裏的地域。

出了其轄區,就成了一個光杆司令。

基本上,幕南地區,稍微大點的,有實力的部族,都不會鳥這個從金山冒出來的蠻子。

四大氏族,更是根本就不承認它的宗種地位。

這從這位右賢王上任至今,匈奴四柱的另外三位(左賢王、左右谷蠡王)以及單於庭的左右大將和左右大當戶沒有如同傳統慣例,派人去南池問候就知道了。

就更別提,這位所謂的右賢王手底下,甚至連匈奴的本部萬騎也沒有一個。

只是靠著從金山帶來的呼揭騎兵撐場子就能知道,這哪裏是什麽右賢王?分明就是一個先天不足,發育不全,甚至畸形的兒童。

不過,劉徹本來也不在意這個右賢王的地位和出身。

他在意的只是對方掛了個匈奴右賢王的頭銜。

這就足夠了。

汪精衛投敵時,早被大隊長排擠的只能當個吉祥物了。

但霓虹獲汪精衛,立刻興奮無比。

這種敵國的高層領導投降或者臣服,在漢匈這樣的兩強爭霸中出現的概率比拿一百塊錢買五十注雙色球,結果全部中了還要低。

這種機會一旦出現,很多時候,就已經足以決定勝負了。

所以,劉徹聳聳肩,道:“這並不是問題……”

他看著群臣,道:“朕詔諸卿前來,是想讓諸卿推演一下,討論一下,倘若朕敕封彼為單於,以樓煩騎和忠勇軍為其張目,其可否為朕分裂匈奴!?”

這就是要成立皇協軍的架勢了。

但又不同,劉徹擊敗匈奴後,並不是要殖民草原,也不是要奴役草原的諸民族。

事實上,劉徹現在連棒子的祖先都沒有奴役和苛責,連後世霓虹人的祖先也沒有屠戮和血洗。

在後世已經成為中國一部分的匈奴以及草原上的其他民族,只要願意承認自己是中國人,願意接受漢室統治,劉徹也不會奴役和屠戮他們。

而是會將他們同化後,視為臣民一樣善待。

當然,移風易俗和文化同化,是必不可少的。

這樣做的原因也很簡單。

首先,現在的草原的絕大部分,在後世本就是中國領土,生活在其上的人民,也早就成為了諸夏的一分子。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當年,戰國時期,秦人就已經知道了遠交近攻的重要性。

今日的漢家想要走向世界,想要獨霸寰宇,君臨天下,首先就必須保證自己的周邊的安全和穩定。

在漢室統治能力和控制能力的極限範圍內,劉徹的打算就是當做本土來對待。

將這些民族和王國,統統同化。

只有同化後,視同國民一般對待,才不會在未來發生什麽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