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4章 開萬世之太平

翌日,清晨,陽光普照大地。

石渠閣會議也步入了最後的尾聲。

在經過了兩天的緊張刺激和激烈的內訌後。

諸子百家的巨頭,將品嘗到他們期待已久的勞動成果——參政議政!

這也是文人士大夫們渴望和盼望的事情。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不就是為了最終可以站到金字塔的頂尖,來指揮國政嗎?

特別是儒家,幾乎所有派系的人,從巨頭到徒子徒孫,昨天晚上,都是激動的一宿沒睡。

儒家等待沾染權柄的時間太久太久了。

從孔子開始,每一個儒生,都在憧憬著自己與君王、大臣,議論政治,指點得失的時刻。

但可惜的是,在過去的數百年,他們從未得到過機會。

孔子曾經周遊列國,與各國君王把酒言歡。

但,每一個國家的國君,都只是尊敬他,但未將權力授予給他,讓他大展拳腳。

只有在魯國,他才稍稍一展抱負。

主持和完成了齊魯的盟會。

但這其實並沒有卵用……

孟子時期,新時代的儒家,在孟子的領導下,再次向著權力發起沖擊。

但是……

盡管孟子對儒家進行了改革,進一步完善了整個理論體系。

然而……

孟子生不逢時……

當他遊走天下時,正是中國古典時代的黃金時代。

當是時,諸子百家,相交輝映。

墨家與楊朱學派,正是如日中天。天下學者,非楊朱,既墨家。

稷下學宮之中的黃老學派,也開始展露頭角。

而當時的天下,更是處於一種無比緊張刺激的軍備競賽和變法競賽之中。

精幹歷練而冷酷無情的法家官僚,主導著世界的戰和。

孟子提倡的學說與思想,沒有任何市場。

與孔子一樣,孟子依然可以面見齊趙魏等強國的君王。

但,依然然並卵。

法家,在秦、魏、趙、韓,掌握大權。

黃老派死死把住了齊、楚之地。

在民間,墨家和楊朱學派,才是真正的霸主。

所以,那一次,儒家不僅僅沒有實現理想,甚至可以說敗的很慘很慘!

就連名不經傳的告子,都可以成為孟子的對手。

至於農家的許行,更是讓孟子感受到了絕大壓力。

孟子之後的儒家,再次陷入了沉寂。

直到荀子崛起。

荀子創造性的開始推動儒法合流,甚至不惜親自入秦,與秦國的主政者談判。

但是,法家表示——哥有墨家和農家這兩個小弟就夠,儒家最多當個小妾。

所以,荀子的努力失敗了。

儒法合流,至今都只是一個構想,而從未變成現實。

正所謂越得不到,所以越想要。

在歷經了數百年的等待後,今天,儒家終於可以一嘗權力的滋味,一享參政議政的樂趣。

人人都是興致勃勃,精神抖索。

雜家和墨家也同樣摩拳擦掌。

唯有黃老派和法家,一副淡然的模樣。

他們當然有理由淡然了。

幾百年來,在政治上,他們都是贏家。

特別是法家,自商君開始,就風光至今。

萬裏長城,是他們修建的,貫通天下的直道與馳道交通,也是他們締造的,甚至,天下的法律和秩序,也是他們打下的基礎。

當朝大臣,超過三分之一,是法家的人。

重要職位上,法家更是傲視群雄。

而黃老學也不賴,在漫長的數百年時光中,他們一直是齊國的當政者。

到了漢室,更是得到了天下。

國家制度和社稷法度,全是他們設計的——當然,稍微抄襲了一下法家的東西,但這不是事!

或許,儒家和其他學派,會特別有興趣在石渠閣上,討論國政。

但法家和黃老派,卻都是興趣缺缺。

原因很簡單——石渠閣上拋出來的議題,肯定是些無傷大雅的東西,很可能是屬於那種在廷議上常常被拿來當墊腳和暖場的議題。

劉徹捏著丞相周亞夫報上來的數個議題,擡眼看了看,然後想了想,他需要從中選擇出三個,作為給天下人的交代。

而怎麽選,就有講究了。

好在周亞夫的眼光,非常毒辣。

挑選的議題,也很符合石渠閣的需要。

石渠閣是什麽地方?

漢室版的政協!

政協應該討論什麽?

當然是當政者早就已經做好決定,或者是屬於邊邊角角的議題。

拿出來,就是為了世人鼓掌的。

不過呢,這種東西,心知肚明就可以了。

嘴上,當然要用詞委婉一些,提綱要高大一些,至少,在表面上要讓人知道,他們確實在參政議政,也確實在指導國家層面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事業。

不然的話,誰跟你玩啊!

想到這裏,劉徹就想起了歷史上,昭宣時期的石渠閣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