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章 調整(一)(第2/3頁)

在沒有開鑿大運河的今天,河南郡的雒陽,就是天下南北交通網絡的樞紐。

當年的商業氛圍,自古就非常發達。

著名的成語“債台高築”,足以證明,此地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是一個商業化的地區。

而近年以來,隨著安東的大開發和南陽的工業崛起,河南郡的環境也越發的復雜起來。

先前,劉徹曾經派遣郅都坐鎮當地,勉勉強強,鎮壓住了當地的地主豪強和貴族士大夫。

但郅都一走,當地的地主豪強和士大夫力量就重新擡頭了。

看看重民學派吧……

人家都明目張膽的喊出了“風可進,雨可進,縣道不能進”,要保護私人財產安全了。

這在中國,至少在現在肯定是不可能的,也注定是一個笑話。

所以,劉徹打算讓汲黯過去,好好教育教育他們。

同時,也有著鍛煉汲黯的意思。

畢竟,能在河南郡站穩腳跟,那就說明,可以在朝堂上站穩腳跟了。

你還別不信!

這確實是事實!

有漢以來,歷任河南郡郡守,但凡只要做出政績的,最終都進入長安,成為朝臣甚至是九卿了!

從這個方面來說,河南郡就是西漢的魔都。

幹好了,遲早可以入常!

不過,當地也是有名的馬蜂窩,一個不小心,就要惹上一身麻煩。

雒陽人民,自古就傲嬌的很!

汲黯自然知道,河南是一塊試金石。

而且是天下成色最高的試金石!

所以,他立刻拜道:“請陛下準臣自蘭台之中挑選幕僚和主官……”

劉徹自然不無不可的點了點頭。

……

半個時辰後,劉徹在宣室殿之中,見到了自己的三公九卿。

群臣恭身見禮之後,各自落座。

而劉徹則跟往常一樣,拿起了各位九卿大臣呈遞上來的報告看了起來。

現在,已經是夏五月了。

距離冬小麥的收獲之期已經臨近,所以,少府、大農和丞相府的報告,都是有關保障冬小麥收獲工作的事情。

在關中,這倒不需要費什麽力氣。

因為關中有著整個世界最發達的官僚系統。

譬如,盡管距離冬小麥收獲還有一段時間,但少府和大農下轄的官倉,就已經全部做好了準備。

從軍隊抽調的兵丁也已經全部到位。

但在北方和關東,這個事情無疑就很考驗漢室的組織協調能力了。

畢竟,除了收割、征稅和入倉外,還得加緊督促和鼓勵百姓,種植大豆等作物。

隨著冬小麥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這樣的事情,也漸漸成為漢室政府的年度主要工作。

劉徹將少府和大農以及丞相府的報告看完,然後囑托道:“民以食為天,諸卿要加強對燕趙以及代上地區的冬小麥收割、入倉工作的準備!”

“諾!”群臣自然俯首。

“以朕的意思,大農、少府還有丞相府,諸曹有司衙門,不妨各自派出一個小組,由諸司曹主官帶隊,分別奔赴諸郡國,督導民眾……”

“諾!”對此,群臣都是沒有意見的。

漢室可不像宋明,士大夫們不愛下基層,更不會覺得親自去地方做事,有辱逼格。

恰恰相反,目前作為官僚集團的主體的黃老派和法家,都是很愛下基層的。

別看黃老派平時懶洋洋,做這種事情,積極性特別高!

歷史上,汲黯就曾經多次下到郡國,主持賑災和救濟。

甚至為了賑濟災民,他不惜矯詔,拿著自己的命來救老百姓。

將冬小麥的工作布置完成,劉徹就將話題轉移到另外一個重要議題上,問道:“今年考舉在即,卿等對於今年考舉有什麽想法?”

自第一次考舉舉行至今,已經過去了將近七年。

七年來,通過考舉,上萬年輕人走入官場。

他們漸漸的成為了現在漢室政壇不可忽視的一支力量。

自然,朝野對於考舉的態度,也越來越重視了。

考舉甚至已經取代了一年一度的大朝議,成為全天下最關切的事情。

對寒門士子來說,他們當然更關心考舉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但對廣大列侯勛貴和兩千石肉食者來說,他們無疑更關心,每年考舉釋放的那些肥缺。

譬如,宮廷之中的侍中、尚書、謁者。

以及丞相府、禦史大夫衙門、車騎將軍行轅、少府、廷尉等重要部門的文吏。

這些年來,列侯勛貴們已經習慣了自己先天性享受優待和加分。

至於公平公正?這是什麽?好吃嗎?

由此,引發了寒門與勛貴之間的矛盾。

這個矛盾雖然現在還看不出什麽,但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遲早會出事!

而且,劉徹敢斷定,肯定是勛貴先勝後敗。

原因很簡單,勛貴手裏掌握的武力和權力,是寒門士子們遠遠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