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3章 戰略(二)

雖然在嘴上,劉徹蔑視著軍臣,但在心裏,他深知這一次的匈奴來犯,必定不是那麽簡單輕松就可以應付過去的事情。

旁的不說,匈奴人的數量這麽多。

怎麽打,也是一個問題!

畢竟,就算是二十萬頭豬向你沖過來,光是抓也得抓半年吧?

更何況是二十萬人?

其中騎兵數量多達十二三萬!

當然,這只是預估,實際上可能要少。

但即使如此,也不是什麽容易對付的事情,旁的不說,哪怕是出於尊重對手的需要,漢軍也必須動員至少二十萬軍隊!

其中主力戰兵,至少要有五萬以上!

才能勉強有資格與匈奴對抗!

若想要與匈奴野戰,最少需要擁有六萬以上的騎步野戰兵力!

想到這裏,劉徹就不由得想起了前些天義縱和郅都遞交的作戰方案。

兩人的方案,可以說各有千秋。

郅都主張節節抵抗,然後在匈奴人深入長城範圍內後,從左右兩翼包抄,然後合圍,要跟匈奴人再打一場平城之戰。

這種想法不能說有錯,也確實是目前最穩妥的做法。

因為,這樣做,最起碼可以保證不輸,再差也是又一個平城!

而漢室可以接受平局,匈奴卻不行!

假如匈奴不能取得一場顛覆性的勝利,以挽回頹勢,那麽,這一戰之後,軍臣就等死吧!

匈奴的貴族不會饒過他的!

想做冒頓的人多了去了!

只是……

相較於義縱的方案,郅都的這個方案就多多少少有些遜色了。

……

此時,義縱率領的兩萬騎兵,已經出了蕭關,沿著直道,向著北方行進。

“將軍!”義縱的親信大將,一直以來,都侍衛在他左右的都尉陳武問道:“我軍此行,真要如此?是不是風險太大了些?”

“大嗎?”義縱笑著搖搖頭,拍了拍對方肩膀,說道:“帶兵作戰,本就是冒險之事,刀兵之間,沒有什麽穩妥或者保險的事情……”

“想要保險,想要穩妥,那就去考舉,考舉場上,只要學識足夠,那就肯定能考上!”義縱意味深長的道:“但戰爭不是如此!”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故以正合,用奇勝!”義縱將手裏的軍用地圖攤開來,指著上谷一帶道:“我軍欲與匈奴在此決勝,若用堂堂正正之陣,則不可不用胸甲為中堅!然我軍皆輕騎,難以為事!且我所率之兵不過兩萬,既算加上樓煩騎,也不過三萬出頭,如何與匈奴在野外抗衡?”

“是故,吾向天子進言曰:今北虜來犯,氣勢洶洶,如與之堂堂列陣,不啻於用我之短與敵之長相抗衡,即勝也是慘勝!不若集結優勢之兵力,蠶食敵之軍力,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天子也是贊同吾之意見的!”義縱道:“臨行前,天子交代我:務必當集中我軍之優勢兵力,消滅北虜之有生力量,不以一城一地之得失為慮!”

“這就是運動戰!在運動中消滅敵人,秦之白起,魏之吳起,皆以此成名!”

……

未央宮裏,劉徹也是想著義縱的戰略,有些出神。

運動戰啊!

可不是某一人,或者一個某一個時代的產物。

自吳起以來,中國軍事家們就已經知道了,在運動戰之中,才是消滅敵人的最好機會。

最典型的戰例,莫過於白起指揮的伊闕之戰了。

在伊闕之戰中,白起率領的秦軍不足韓魏軍隊的一半,可戰兵力更是只有對方的三分之一。

但是,白起就像一個戰場魔術師,指揮秦軍,繞到了聯軍屁股後面,然後逐個擊破,一一蠶食。

最終,秦軍以弱勝強,全殲韓魏聯軍主力二十四萬人。

申不害改革的成果,一戰葬送,韓國從此淪為小受。

在這個經典案列中,白起做的最成功的地方,就在於靈活運用軍隊,分進合擊,不斷調動和戲耍自己的敵人,最終當著韓國軍隊的面,先破魏國大軍,陣斬公孫喜,然後揮師伊闕,全殲韓軍。

史載,韓國軍隊,三軍喪膽,狼狽奔逃,但還是難逃被堵在伊闕全軍覆沒的厄運!

白起之後,又有韓信接棒。

韓信用兵,只能說是天馬行空,如流星劃破天空,難以逐磨。

不過,跟白起一樣,韓信是軍事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矮子,最終落得被身死族滅。

好在,這些年來,劉徹努力收集和整理了韓信當年分割交托給他的部下們的《淮陰兵書》,並將之出版,作為武苑教材,也算是劉徹能給予這位淮陰侯的安慰了。

而韓信之後,運動戰大師,幾乎絕跡中國,一直要等到霍去病橫空出世,才開啟一個新時代。

如今,義縱也能想到,並且敢於提出運動戰的概念,劉徹很看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