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5章 武貴文輕

長安,人聲鼎沸。

一年一度的考舉在即,成千上萬的士子,從四面八方湧入這個帝都,追尋自己與家族的夢想和抱負。

但,今年考舉出現了意外情況。

南方士子在數量上,呈現了壓倒性優勢。

北方地區的士子來參考者寥寥無幾。

特別是廣大的燕趙代北地區,所有報名的士子加起來,居然不足五十之數。

諸子百家,紛紛側目、震驚。

要知道,燕趙代北,自元德考舉以來,就一直是考舉士子來源最大的地方之一。

與齊魯、梁周,並列三甲之中。

但現在,燕趙代北的年輕人,在整個長安都難覓蹤影。

那些曾經酷愛對酒當歌,慷慨激昂,佩劍執弓的英武大丈夫,全都消失了。

連太學裏也找不到幾人。

“文風亂喪至斯,實乃我輩之恥……”有儒生垂頭嘆息著,卻又悄悄的心裏羨慕不已。

任誰都知道,這些消失了的年輕人去哪裏了?

答案是軍隊!

自從匈奴入寇後,大批大批的年輕人,將手裏的詩書一丟,拿起刀劍,騎跨戰馬,就跑回家入伍去了。

更有公羊派的學生,在長安街頭振臂一呼,曰:“今夷狄被寇,桑梓有急,諸君還有心思讀書?”

立刻從者如雲,短短半天內,這個家夥就拉起了一支三百人的騎兵,然後回家鄉“抵禦外侮”去了。

至於考舉???

誰不知道,當今天子喜武夫。

是故,萬般皆下品,唯有武勛高!

民間有童謠傳唱:軍中自有黃金屋,軍中自有顏如玉……

天下聞名的大詩賦家兼當今天子的頭號鼓吹手司馬相如,也恬不知恥的寫詩稱贊從軍的年輕文人,說什麽“丈夫只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丈山,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裏外覓封侯……”

這種全新的詩歌體裁,讓許多人破口大罵,說他敗壞文風,其心可誅。

但實則,卻是恨透了司馬相如鼓吹的這種武貴文輕,將文人置於武人之下的心態。

什麽一萬年來誰著史?

這豈非就是在用文字告訴天下人——書寫歷史的,從來都是武人,文人什麽的,最多是個記錄者!

而那三千裏外覓封侯之語,更是赤裸裸的引誘和蠱惑年輕人都去參軍!

但偏偏,不管是學術界還是士大夫官僚階級,對於現在的局面,都沒有任何辦法。

這個國家的現實就是——掌握權力的統治階級,全部是武臣!

當朝三公九卿之中,除了晁錯和廷尉卿以及少府卿,幾乎人人都有從軍經歷!

而控制和執行政策的人,也泰半是武臣。

不管是中上層的官僚,還是基層的亭長、裏正、遊徼,退伍軍人和軍官多如牛麻。

自天子當年以退伍傷殘士卒優先錄為亭長、裏正以來,漢家基層的村亭行政力量,幾乎全部被軍隊控制了。

而隨後,根據這個政策,補充推出的軍官退伍政策,更是讓軍隊的力量,牢牢的紮根到了地方基層。

如今的天下,官僚階級的構成,已經正在轉向由考舉士子和退伍軍人為主。

舊有的士大夫階級和地方豪強的力量,正在消退。

而在這個局面下,曾經高高在上的讀書人和知識分子,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無奈和無力。

尤其是那些純粹靠讀書,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文人”,更是感覺到了莫大的危機。

年輕人,更喜歡參軍!

入伍是漢室最優秀的人才的第一選擇,其次才是讀書當官。

這一次燕趙代北的年輕士子,幹脆就用腳投票,告訴了老輩的文人士大夫——假如有選擇,我們肯定當兵啊!

當兵多好!

與考舉一樣,同樣是靠本事掙地位和權勢以及財富。

而且與考舉不同的是,軍隊裏的競爭要少的多!

因為,窮文富武。

如今,哪怕是一個泥腿子,佃農,甚至是奴仆,只要他有毅力和恒心以及機緣,就可以拜得名師。

歷次考舉也經常出現幾個從最底層爬出來的典型。

而軍隊就不一樣了。

你想入伍?

身體素質要過關。

身高要求最低七尺三寸,體重不得少於兩百二十五漢斤,臂展不得低於七尺,然後,還要考校射術和各種兵器的使用技術。

僅此一條,就可以刷掉很多競爭者。

然後就是家世和背景了。

投軍入伍,自然是滿足了條件,人人都可以。

但問題是,當大頭兵,顯然是沒前途的,唯有軍官,才能出人頭地。

而且,至少得從隊率做起。

而一個泥腿子是不可能一入伍就當隊率的。

唯有那些家資深厚,底蘊充足,家裏面養了家兵,可以帶兵來投,同時還有關系和人脈的人,才有機會從隊率做起。

特別是現在,國家收緊了對中低級軍官的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