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7章 戰略判斷(第2/3頁)

事實上,在戰國時期,燕趙兩國的邊郡,都是不設縣的。

這既是為了防備匈奴、東胡,也是出於加強集權的考慮,當時的邊郡,就類似於後世的直轄市,是國君親領,並且在當時,郡與縣是分開的,郡、縣是兩個相對平等的行政單位。

在本質上來說,郡守和縣令,地位是對等的,甚至某位重要的地方的縣令的地位是高於郡守的。

所以,在戰國時期的地圖,邊塞地區,通常都只有一個郡名。

而到了秦代,局面開始改變,秦始皇就是有三頭六臂,也不可能一個人就管得過這龐大的邊疆。

於是,各邊境開始設縣,並且移民。

這就是郡縣制的開端,從此,郡成為了縣的上級。

但在當時,邊塞地區由於開發程度不夠,人口稀少,所以普遍轄縣只有個位數。

漁陽郡更是只有三個縣!

隔壁的右北平郡更慘,幹脆只有兩個縣……

而等到了秦末,陳勝吳廣起義時,為了打擊秦帝國的統治,陳勝派遣了趙國人武臣去招撫趙地,武臣跑到趙國,在趙國舊貴族和豪強的支持下,穩定了趙國統治。

這個時候,武臣的心就大了起來。

於是,他派了一個叫韓廣的手下去燕國,想將燕國也吞掉。

哪知道,韓廣一到燕國,在得到了舊燕貴族和豪強支持後,就扯旗自立了,自號為燕王。

武臣對此也無可奈何,只能捏著鼻子支持。

後來,秦兵在章邯、王離的統帥下,進攻趙國,趙王武臣緊急向各國求援。

燕王韓廣出於唇亡齒寒的考慮,派了大將臧荼去支援趙國。

然後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項羽在巨鹿,破釜沉舟,擊敗了不可一世的秦軍,奠定了自己天下頭號強者的地位。

然後,項羽幹了一件事情,讓韓廣跳腳。

他借口臧荼有功,封臧荼為燕王,讓韓廣去遼東當遼東王。

韓廣哪裏肯?

於是,在項羽支持下,臧荼果斷進軍燕國,與韓廣這個舊日的主君打了一仗,結果,毋庸置疑,韓廣輸光了一切,腦袋都被臧荼割下來,掛在薊城的城門上。

但問題是——當了燕王的臧荼,總覺得哪裏不對勁。

他想來想去,終於想清楚了——現在,項羽能讓我當韓王,那麽未來,項羽會不會讓別人來當韓王,讓我變韓廣?

這麽一想,臧荼就深感大大的不妙。

所以,在韓信進兵趙國的時候,燕王臧荼果斷的跟韓信勾搭上了,背叛了項羽。

讓項羽氣的破口大罵,他怎麽也想不到,自己親手扶持起來的小弟,居然會背叛他!

但,項羽哪裏知道,正是因為這樣,臧荼才要背叛他!

不過,臧荼也沒有什麽好下場,降漢後兩年,就因為謀反被誅。

這些事情,現在都被詳細的記錄在了石渠閣之中,作為臧荼本傳的資料以及一些側面反映韓信、項羽的史料。

聽著欒布的話,劉徹也開始思考起來。

白檀縣,這確實是一個很有可能的地方。

但問題是——劉徹覺得,假如自己是軍臣,肯定不會選白檀當撤退的通道。

原因很簡單:兵不厭詐!

白檀這裏太顯眼了,而且與鄺平-虒奚一帶的李廣部距離不是很遠,騎兵一天內可以來回。

若軍臣選擇從白檀出塞,李廣又不是瞎子,肯定看得到。

就這樣赤裸裸的將撤退意圖暴露出來?軍臣是想找死嗎?

於是劉徹又問道:“除白檀之外,老君候可還知道,何處適合大規模的人馬進出,卻相對隱蔽?”

欒布思考了一會,說道:“若說隱蔽……莫過於要陽都尉所以南八十裏的折沖之地了!”

“其地,濡水出其東南,右與要水相合,三川並導,草木繁盛,自秦以來即為燕國要沖!而且沿要水、濡水南下,可直入右北平,右北平地廣人稀,虜騎一日夜,即可奔行三百裏出塞……”欒布越說越興奮:“若老臣是匈奴人,倘若要出塞撤兵,必自此地而出,無論是沿著要水、潮水和濡水,溯源而上出塞,還是順流而下,從右北平出塞,都是一個好的選擇!”

劉徹聽著,也覺得,似乎應該是這樣了。

他甚至還想到了,假如自己是軍臣,那就先在漁陽和虒奚,佯裝大舉進攻,然後悄咪咪的將牲畜和牧奴們送到要陽,等這些人走了,他的騎兵再忽然撤退,到時候,即使李廣和薄世發現了,也會追之不及。

而等到漢軍準備好追擊部隊時,匈奴人早已經撤出了燕薊地區,進入了廣闊的草原,漢軍自然拿他們沒有什麽辦法了。

“立刻飛鴿通知車騎將軍、安東都督以及漁陽郡、右北平郡,小心注意匈奴自要陽或者白檀逃竄!”劉徹立刻就吩咐馮勇:“命令燕薊的騎兵,隨時準備好追擊,一旦發現了匈奴要跑,不惜一切代價,也要給朕咬住匈奴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