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7章 雜家官僚(二)(第3/3頁)

作為底層出生,他對於這些毒害底層百姓的苛政、惡政,深惡痛絕!

而且,他確實需要這樣子來為自己刷聲望,刷名聲,刷人望。

不然,不玩點心跳,誰知道他朱買臣是誰?

從今以後,他走出門,天下人看到他就會說:這就是那位直諫君父的朱公啊!

所以,朱買臣無所畏懼的道:“至於補不足,則是道路、橋梁、渠道以及地方亭裏之必要人員培訓……如,臣欲行‘一三之制’既,每一個有戶三百之鄉亭,必有一郎中、一蒙師、一鐵匠……”

朱買臣此話一出,不止劉徹贊許不已。

就連許多大臣也都對另眼相看。

因為,根據《平律》,國家鼓勵並且獎勵地方醫師、蒙師、工匠。

為此,地方上的醫師、匠人(木匠、鐵匠和泥瓦匠),若技術過硬,且確實造福了鄉裏,那就可以免除徭役,並享有一些特權。

這是劉徹當初為了在未來適當之時,建立起一套基本覆蓋全天下的教育、醫療和基本生活資料保障體系的嘗試。

特別是醫生和蒙師,劉徹不需要他們有多高的技能和學問。

能識字,並且願意教授學生的蒙師OR能懂點基本的藥物常識,會開點基本藥方就可以了。

可惜,限於財力,如今哪怕是關中,也不曾完善這個系統。

也就是在墨家控制的墨社之中,基本實現了這個制度。

但天底下,有幾個學派或者組織有墨家這樣強大的動員組織和蠱惑能力?

如今,朱買臣卻主動提起了這個事情,還拿出了自己的計劃,這讓劉徹不免對他刮目相看。

他若真的做成了這個事情——不!只需要起個框架,立好標杆,這就是功德無量!

然而問題是——朱買臣哪裏來的這麽多資源?

要知道,雖然他放低了標準,以三百戶來配置一個醫生、蒙師、鐵匠。

一個中等郡,十五萬戶,就需要五百個醫生、五百個蒙師,五百個鐵匠。

這樣的高配置,哪怕是在北方,在關中,都很難很難。

更別提,還是吳越之地了……

劉徹於是就好奇起來,問道:“卿準備從那裏得到如此多的人才?”

五百個讀書人不難找,難的是五百個願意在基層,在農村教一群熊孩子識字,甘於清貧的老師!

至於醫生……

哪怕只是簡單的會治點感冒,包紮傷口、辨識藥材的醫生,在現在也是個稀罕物。

還有那鐵匠……

別以為鐵匠好培養!

如今的情況下,一個合格的鐵匠,起碼需要五年時間,才能有打造/修理農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