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讖語(第3/6頁)

“是,聽說那東西只能預言,卻無法改變什麽。”

眾人臉上也露出極為怪異的神情,高阿那肱臉上似乎有分疑慮,反問道:“既然預知,怎麽會無法改變?”

孫思邈想了半晌才道:“此事極為玄妙……簡單一點說,就如,一個人知道自己遲早會死,但他怎麽能讓自己不死呢?”

他這個比喻倒是讓人一聽就懂,可細細琢磨,卻發現其中含意無窮。

祖珽翻翻白眼道:“這麽說,那東西只能讓人知道自己什麽時候會死嗎?”他說到這裏,最先想明白問題的關鍵,茫然若失。

孫思邈點了下頭,高緯一震,立即擺手道:“那朕不要了。”

他情緒變化劇烈,但道理說穿了也簡單。死亡雖是必然,但人總是覺得死亡遙遠,因此才會活得快樂,可若知道自己什麽時候死,那恐怕在知道的那一刻起,就很難再有快樂。

孫思邈心中卻有些奇怪,他知道高緯雖是天子,在殿中卻不見得是最聰明的那個,可是高緯也能很快明白這個深奧的道理,那是因為什麽?

殿中沉寂下來,許久後,穆提婆才道:“然後呢?”

眾人多被三世書的奇異吸引,只有他才留意孫思邈的故事並未說完。

孫思邈道:“張角雖是天縱奇才,卻沒有聖上明白……”心中在想,再負才智之人,被貪嗔癡所迷,也會忽略一些事情的。

“很多東西,越是得不到,反倒越是想要,因此張角一直向父親索要那物,但張陵卻一直未給……”

孫思邈說到這裏,忍不住又想到這數百年來被人們找尋的如意,為之感慨。

“張角極為不滿,甚至因此和父親反目,有一日終究離父親而去,憑借一身本事很快糾集了從眾無數,發動了黃巾起義……後來的事情,你們想必都已知道了,就不用我來贅述……”

孫思邈說到這裏時,感喟道:“不過有件事有必要補充下,張角當初身死前,曾說過,‘若得阿那律,何至這般田地!’”

轉望祖珽,孫思邈緩緩道:“這句話,想必祖大人也知道?”

祖珽幹澀道:“張角臨死前肯定後悔,三世書中說不定記載了他起義失敗一事,他若早看到三世書,可能就不會起義?”

高阿那肱突然道:“那也說不定,說不定他要證明三世書是錯的,也會起義?”

眾人均陷入沉思中,一時恍惚,難分因果。

此事雖玄,但經孫思邈口中說出,眾人竟信是真的。

祖珽半晌才道:“不錯,任何結局都有可能了。但張角若得三世書,死前就不會說那句話,阿那律就是三世書。”

眾人恍然,才明白孫思邈說這故事的用意。

孫思邈沒有肯定,可也沒有否定。

祖珽緩緩道:“或許阿那律本不過是三世書的別名,後人以訛傳訛,直到天竺僧人到中原後,又以梵語解阿那律的意思為如意,更是滑稽。三世書本是中原遠古傳來,怎和外域有關呢?”

長嘆一口氣,祖珽神情有著說不出的落寞:“原來,我們都錯了。”

眾人面面相覷,想魏晉以來,有關阿那律的種種紛爭,不知該哭該笑,或者是感慨人本身的愚昧?

高緯喃喃道:“原來如此,這麽說,得到阿那律也沒用了?”他本極為迫切,明白真相後,有著無盡的失望,突然放聲長笑起來,“好笑,真是好笑!”

他也不知究竟好笑什麽,可笑聲越來越低,不多時,笑聲突然頓住,竟像要哭出來的樣子。殿外突然腳步聲起,一宮人急匆匆地奔到殿前,欲言又止的樣子。

穆提婆皺了下眉頭,快步迎了過去,低聲問道:“什麽事?”

那宮人臉色神秘,聲音極低地說了幾句。

穆提婆似有不信的樣子,追問道:“真的?”

那宮人很是驚駭,用力點頭。穆提婆擺擺手,低聲道:“你不要把消息傳出去,退下吧。”那宮人臉露苦澀之意,還是應了聲是,退出殿外。

穆提婆又快步地走到高緯面前,湊著他耳朵說了幾句,高緯竟和穆提婆的表情一樣,失聲道:“真的?”

祖珽、高阿那肱均是皺眉,不知道有什麽事情讓這兩人如此詫異。

孫思邈見宮中充斥神秘之氣,卻無探究之意,拱手道:“聖上若無事的話,在下想要告退了。”

“等等。”高緯叫道。

見孫思邈詢問的目光,高緯欲言又止,向穆提婆望去,穆提婆道:“聖上,這件事……倒要慎重對待,孫先生雖不能為齊國效力,但總不嗇於說說看法,問問他的意見也是好的。”

高緯緩緩點頭道:“那好。你說說。”

穆提婆咳嗽聲道:“先生,你可記得來的時候,聽過一聲巨響?”

孫思邈點點頭,那聲巨響是如此駭人,他當然記得,他還記得,那時候穆提婆就在他身邊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