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上)

“鐺!鐺!鐺!”

晨鐘敲響,紫禁城一重重沉重的宮門徐徐打開,天安門、端門、午門、正陽門一一應聲而開。(作者注:天安門原名承天門,順治八年改天安門)。

宮門、廊廓、過道兩旁每隔數米就立著一名穿黃馬褂的佩刀侍衛,乾清門外的玉墀上,鋪著明黃色緞子繡著飛龍的禦座已經設好,明黃色的禦輦也已撐開。禦座兩側的玉階下,則並排擺著兩列雕龍繡鳳的座椅,這是為議政王大臣們備下的。

皇帝還沒到,乾清門前的廣場上卻已經烏壓壓地跪滿了一排排的文武官員,他們分滿漢身份位於各自區域內。從玉階上看去,廣場上一頂頂紅彤彤的頂戴看著十分醒目。

“萬歲駕到!”

隨著黃門太監的尖嗓喊叫,順治帝身著朝冠朝服緩步走出了乾清門。

“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臣三呼萬歲,一顆顆腦袋趴在地磚上擡也不敢擡一下。

從董鄂妃那過來的順治帝滿面紅光,心裏卻埋怨不已,做皇帝樣樣好,偏是這每日早朝叫人頭疼,若是能罷了這早朝,這皇帝做得才快活。

看了一眼三呼萬歲的大小臣工,順治一陣頭疼,但想今日早朝是議政王大臣會議,便打起精神,撇了撇嘴後不動聲色的擡步走到禦座邊坐下。坐下後他將手一擺,揚聲道:“眾臣工免禮平身!”

“萬歲!”

台下的滿漢大臣們再一次山呼萬歲,之後才垂手站立,一動不動。

首領太監趙德全瞥了眼順治帝後,又瞧了眼站在皇帝身後的紅袍太監吳良輔,這才扯著嗓子叫了起來:“萬歲有旨,請議政王、貝勒入座!”

站在前排的十幾位滿洲議政王大臣聞聽之後上前幾步,行叩見大禮:“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然後,議政王們坦然入座,分列在順治的兩側。

坐在東首第一位的是安親王嶽樂,其父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七子阿巴泰。算起來,議政諸王大臣中,嶽樂的年齡最長,已經四十六歲了,輩分最高,學問也數得上,為人處世老成持重,頭腦十分冷靜,一直是少年天子順治的得力支柱,所以順治安排他坐議政王大臣位子最上首。不過原本坐在東首第一位的並不是嶽樂,而是順治的異母兄弟承澤親王碩塞。

清太宗洪太十一個兒子裏,活下來八個,而真正參與打天下立下軍功的,便只有豪格和碩塞。碩塞是順治的五哥,其生母是洪太側妃葉赫那拉氏。按清太祖努爾哈赤諸子封爵之例,側妃庶妃之子不得封和碩貝勒、和碩親王,故努爾哈赤第七子阿巴泰,對建立金國、大清國以及入主中原,都立下了赫赫戰功,但也只封至多羅郡王而已,其它如四子湯古代、六子塔拜、九子巴布泰、十一子巴布海等,僅分別封為輔國將軍、鎮國將軍、輔國公等。

順治元年,由於滿清入主中原,碩塞得以晉封為多羅郡王,在冊文中還特別強調碩塞系帝之“庶兄”。順治八年福臨一親政,便立即晉封碩塞為和碩親王,並且增注軍功,此舉打破了清太祖太宗時的慣例,少年天子此舉的用意很明顯,他是想通過封授兄長及親侄的方式,來增強支持自己的力量,以便清洗多爾袞留下的勢力。對此,朝臣看得明白,自然誰也不敢說半個不字。

身為和碩親王又是議政王大臣的碩塞另外還管兵部和宗人府,權力極大,順治也對他寄予厚望,無奈碩塞短命,去年病死了,其親王爵由其子博果鐸承襲。博果鐸年紀不大,又無資歷戰功,自然無法和其他諸王抗衡,無奈之下,順治只能讓嶽樂坐了議政王大臣第一位。諸王貝勒無人能和嶽樂比地位,但坐在西首第一位的簡親王濟度卻不這樣認為。

濟度是鄭親王濟爾哈朗的次子,濟爾哈郎是清朝的開國功臣,又是清太宗洪太冊封的七大鐵。帽子王之一,更是睿親王多爾袞死後清廷僅存的四位和碩親王之一,其它三位,阿濟格被幽禁賜死,滿達海缺乏果斷,而多尼還年幼,毫無軍功績可言。這樣一來,德高望重而又有擁戴之功的濟爾哈郎自然而然、無可爭議地高居諸王之首。如此身份,若不是病死,這議政王大臣首位哪個敢坐?

因為濟爾哈郎對順治的支持,使得順治十分感激和尊敬於他,特下諭宣布鄭親王年老,一切朝賀、謝恩,悉免行禮,這可是當年“皇父攝政王”多爾袞才能享受到的禮遇。不久,順治又下諭加封和碩鄭親王為“叔和碩鄭親王”,並冊文表其軍政大功,不僅如此,順治還在一日之內加封其長子富爾敦為世子,二子濟度為多羅簡郡王,三子勒度為多羅敏郡王。時人都說鄭親王一門四王爺,是何等的顯赫!?

不過皇帝對鄭親王一門的恩寵,在濟度眼中卻被認為是應得,他認為倘若沒有父王濟爾哈朗當年對順治的擁立之功,那麽顯然坐在今天龍椅上的人早就不是順治了。長兄富爾敦去世之後,濟度和勒度與父親濟爾哈郎一道成了議政王大臣,濟爾哈郎五月病逝後,濟度本以為自己會坐議政王首位,結果順治卻讓嶽樂坐了首位,這讓他很是不滿,認為皇帝還是太年輕,不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