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澳門來信(第2/3頁)

勒爾錦只當皇上又發脾氣了,連連叩頭,滿臉冒汗,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著那句老話:“皇上明見萬裏,恕勒爾錦之罪,祖宗成法,萬萬不可更變!”

“出去!”

順治說不出的氣惱,猛一揮手,勒爾錦如蒙大赦,忙不叠地退出了乾清宮。出來後,只覺後背都是汗水。

安親王嶽樂是第二個進殿的,一看他神情,順治就知嶽樂仍然不會支持自己,他覺得有些惋惜。

“撤議政、設內閣是皇上英明之舉。治理天下原無成法,太宗皇帝若能入關為天下主,也會如此。關外關內,地理人民情勢不同,國家制度若不變更,猶如三十歲大漢再穿五歲時的娃娃衣裳,不是憋死大人,就是弄壞衣裳……”

“正是正是!”

順治沒想到嶽樂竟然說出支持自己的話,很高興,激動地說道:“大清已是一個巨人,朕就是要為他縫制合體的衣袍!”

不想嶽樂卻嘆了口氣,道:“皇上,千好萬好,只是為時太早。”

“為什麽?”順治一急,聲音走了調。

嶽樂沉聲說道:“皇上明鑒。嶽樂以為,待南明殄滅、雲貴收復,天下一統後,再著手變更,似乎更為穩妥。若皇上現在就辦此事,於國家無益,於滿州更無大利!”

“你……你且下去吧。”

順治皺眉示意嶽樂下去,不想再聽嶽樂說下去。

第三個進殿的是康親王傑書,他有不少地方和嶽樂相似,但為人特別謹慎。傑書雖是禮親王代善的後代,卻非嫡傳,年紀輕,資歷淺,文不如嶽樂,武不及濟度,在同輩親貴中,以謙謙君子的姿態周旋其間,使得人們都對他抱有好感,他也時時注意與各派力量保持同等距離,決不越過界限。

今天應召,傑書顯得緊張,跪拜時因誤壓袍襟差點摔跤,目光也閃爍不定,可見內心不安。

“更變祖宗成法,恐怕會使滿洲人心惶亂。人人都知太祖、太宗開國創業,規模制度可傳永久。敬天法祖尤為滿洲視為金石之言。求皇上三思而後行。”

順治不快地問傑書道:“你是不贊同朕的主張了?”

傑書恭敬地回答:“傑書不敢。但傑書不敢獨樹一幟。多數王公大臣贊同,傑書也贊同。”想了想,傑書又補充道:“皇上切勿輕視眾人對撤議政一事的憤慨。萬一各位王叔王兄合力抗辯……皇上要心裏有數才好!”

順治一驚,立刻追問:“難道他們敢結黨亂政?”

“不,不是的!諸王貝勒大臣對皇上耿耿忠心,決無二意。然而,這樣的事,不謀而合怕也難免……皇上,能不能棄其主而求其次呢?請皇上明察。”

順治明白傑書的意思。當然,改內院為內閣比撤議政容易,但對順治來說,撤議政卻比改內閣更重要。

連碰了三個軟釘子,順治心情很不好,也覺得累,但仍然堅持把議政王貝勒大臣以及六部滿尚書一個又一個地召來單獨面談。結果很使他喪氣。這些王公大臣都表示忠於皇上又忠於祖先,都歌頌皇上英明有為;都記得保持滿洲優勢,不近漢俗漢制的聖諭;都不同意撤議政——理由當然各種各樣,不過,順治從中摸到了一根脈絡:議政王貝勒大臣唯簡親王濟度馬首是瞻。

順治在暖閣裏沉思著踱了好半天,命太監進食。他喝了奶茶,吃了點心,覺得心力都準備得較比充沛了,才命召簡親王濟度議事。若是濟度能夠支持他,則事情就能成功大半。

給順治行禮後,濟度直言道:“皇上想必記得,多爾袞曾想削議政,把議政王大臣會議放在一邊,他一人獨攬大權。他又罷諸王兼理部務,使六部尚書聽命於他一人。多爾袞如此變更祖制、胡作非為,引起滿洲公憤,喪盡人心,一旦死去,身敗名裂,豈不是報應?”

順治勃然變色:這不是明罵多爾袞,暗指他嗎?不過為了爭取濟度的支持,順治竭力隱忍著沒有發作。

不想濟度越說越慷慨激昂,他道:“我滿洲威臨天下,靠的就是祖制舊俗,子孫萬代傳下去便能子孫萬代永保社稷江山。這是我們滿洲的傳世之寶,要是丟掉,就是金寶玉寶也是沒用!千辛萬苦打下的江山,又要被人家奪回去,人家無需用弓箭刀槍,只這漢制漢俗,就會將滿洲這一支上天的驕子、仙女的高貴後代淹沒在漢人的大海裏!……那時滿洲可就真要完啦!”

“胡說八道!”

順治實在忍不住了,一拍桌子,怒喝起來。

“皇上恕罪!”

濟度眼都不眨,立刻從坐墊上站起來,“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道:“皇上就是殺了濟度,濟度一片忠心可對皇上,可對祖先!皇上以為濟度不肖,濟度甘願領罪。只要皇上一句話,濟度立即辭去議政,從此不問朝事;議政王貝勒大臣也可以全體辭職告退,受皇上處分。但是議政的制度決不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