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我見見耿精忠他娘(第2/3頁)

對各縣地主士紳的鎮壓打擊也清繳出大批被他們隱藏下來的糧食,這些糧食一半發給了當地支持太平軍的百姓,一半送到駐軍充為軍糧。

太平軍雷厲風行的剿匪清糧行動、行之有效的建鄉設村屯墾,對人力和物力的最大利用,導致廣東全省都有不定程度的糧荒,可廣州這邊不僅沒有糧荒反有盈余。

有了糧食,官員們辦事就有底氣,士兵們也不用擔心自己在前線打生打死,家人卻餓著肚子;有了糧食,也意味著太平軍可以有進一步的作戰能力。這個年代,戰爭打得其實就是糧食。

廣州城中的漢軍家眷除靖南王府的一些人留在了城中,其余都撥到各縣安置,城中另外幾萬百姓的安排也都由王章鈞、左清等降官們在負責,他們原先都是父母官,知道應該怎麽做。周士相只要他們不餓死人,恢復市面,讓百姓有穩定收入來源,有市集可以買賣便行。

在廣州城中和清軍有關聯的大商戶也遭到了太平軍針對性的打擊,周士相更叫宋襄公制定了官方糧價,不許市面糧價超過官方糧價的百分之二十。

同時各鄉各村百姓收獲的糧食除了交出四成到太平軍設在各地的公庫外,余下有結余的也必須優先賣給太平軍。周士相給百姓的糧食收購價是市面價的八成。

鹽、鐵等戰略物資也全部實行官府定價,監督制,總之,周士相在廣州實行的就是類似後世計劃經濟制度,一切都圍繞著太平軍的發展和壯大去做,什麽對太平軍有利就去做什麽,爾後再通過太平軍壯大後得到的利益反輸給支持的百姓們。甚至周士相都在考慮,是不是給那些耕田耕得賣力,打鐵打得出色的農民、工匠們一些軍功賞賜,剌激他們更加賣力的為太平軍服務,多種田多打糧,多打鐵多織布……

只要有利,不管這個制度是否有毒還是沒毒,周士相都願意去做,去嘗試。前世的他只是個普通士兵,所知有限,不可能什麽都一步到位,因此也是在摸石頭過河。誰也不是天生就是能文能武的主,也沒有誰生下來就是天才,若是哪方面做得差了,改進就是。但前提是太平軍必須強大到不會有敗亡的那一天。

……

鑒於廣東連年戰亂,父母雙亡的孤兒太多,周士相下令各縣將這些孤兒都送到廣州來,由太平軍統一撫養。各縣報上來的孤兒有千余人之多,年紀最大13歲,年紀最小的卻只幾個月。

大明境內其他的孤兒撫養所在一般都在寺廟,偶爾也有大戶人家將自己的宅子捐出供孤兒們生活,不管是寺廟還是其他地方,地方官府都會專門聘請老師給這些孤兒上課,教他們讀書識字,若是孤兒中有人能考中秀才,那可是地方官教化有功的表現,要是能考中舉人甚至進士及弟,那這任地方官的名聲可就名揚四海了,不僅仕途平坦,青史也要留名,最差得也會在地方志上留下墨彩濃厚的一筆。

所以宋襄公按慣例也準備給這些孤兒請人授課,這當然是個好事,也是周士相叫各縣把孤兒送到廣州來的初衷,不過他卻不是搞什麽育兒院,慈善堂,而是叫廣州府在城中擇地建立太平軍少年兵大營。

少年兵大營讓宋襄公以為周士相是要將這些孤兒訓練成他的親兵家丁,類似孫可望、李定國他們在張獻忠大西軍中的孩兒營一般,因此沒有意見,這年頭大明的軍將哪個不養著一批敢戰的親信家兵,但再怎麽恩養總比不上從小就教誨訓練得好吧。

實際上周士相建少年兵大營的目的確是想效仿張獻忠他們的孩兒營,不過不同的是,少年兵大營並不是單純培養這些孤兒長大以為成為太平軍的一員,而是培養他們成為各種各樣的人。

周士相要求少年兵大營不單單只教戰場砍殺本領,也要教他們讀書識字,並且年滿16歲以後要看其表現考慮是調入太平軍還是升入兵備講習所,又或是安排到各級鄉村公所、縣衙做事。

少年兵大營就是周士相為太平軍正式成立的人才培養基地。入營的不單單是孤兒,太平軍將士的子弟也要進入,死去烈士的後代同樣也要進入少年兵大營學習。

至於怎麽個辦法,周士相讓宋襄公找人商議,定個具體章程出來後拿他看。

派去昆明報捷的使者已和陳奇策、朱統的人一起去了欽州,現在廣西陸路不通,和昆明的聯絡只能走海路。算時間,欽州總督衙門應該早已收到廣州收復的消息,怕這會總督連城壁的使者已經在來的路上。陳奇策他們告訴周士相,朝廷派來的那個兵部職方司主事程邦俊去了高州,高州是四府巡撫張孝起的駐地,周士相對此人不感冒,甚至有惡感,原因在於當日他派人來強行索取羅定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