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割辮殺韃

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

割去辮子意味什麽,意味從此與大清決裂,從此與滿州為敵!

“那人是漢八旗的兵!”

綠營兵們竊竊私語著,他們看著那個漢八旗的兵讓同伴割去了腦後的辮子,然後從地上站起昂首看著城墻上,目光滿是期待和渴望。

陳五和五德也擡頭看向城頭,他們想知道太平軍是不是真的要收編他們。如果是,他們不會再猶豫。

城上,一個太平軍百戶面無表情看著下面的俘虜,旁邊的一個安軍中使嘴角卻露出微笑。他在等,一直在等,等第一個主動要求加入太平軍的俘虜,現在,他終於等到了。

激動的安軍中使準備開口說話,視線卻被城外傳來的軍歌吸引過去。

“雲從龍,風從虎,功名利祿塵與土;望神州,百姓苦,千裏沃土皆荒蕪;看天下,盡胡虜,天道殘缺匹夫補;好男兒,別父母,只為蒼生不為主……金鼓齊鳴萬眾吼,不破黃龍誓不休!”

嘹亮的軍歌吸引了城上太平軍的目光,也吸引了城下俘虜們的目光,更吸引了城下等待太平軍大帥接見的降官目光。

軍歌?!

好氣派,好有聲勢的軍歌!

雲從龍,風從虎……

廣西左布政使張自昌熟讀史書,他知道城外太平軍正在鳴唱的是元末紅巾軍的軍歌,這首軍歌據傳說是紅巾軍領袖劉福通所作,但已無可考據。但有史可考的是,成千上萬的漢家男兒齊聲唱著這首軍歌葬送了元王朝。

如今,事隔三百年,這首曾唱響在大江南北的軍歌再次傳誦在世人耳中,這一次,難道葬送的會是剛剛興起的大清王朝嗎?!

張自昌沉默了,他已經歸降,雖不知太平軍的那位年輕大帥如何處置自己,但他清楚,自己是很希望太平軍能夠唱著這首紅巾軍歌一直打到北京去的。

……

最先下船登岸的第三鎮將士在熊羆軍旗的引領下,唱著嘹亮的軍歌,邁著整齊的步伐開向梧州城中。

潮惠大捷後,香山的太平軍兵服廠再次擴建,繳獲的盔甲被送到兵服廠進行了改建,幾萬件紅色布甲軍服發到了每一個士兵手中。整齊幹凈的軍服帶給了士兵驕傲和自豪感,也讓他們的凝聚力更高。他們用最大的聲音吼唱著他們的軍歌,只為讓梧州城中的人知道,他們是太平軍,他們的使命是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胡兒方罷手!

俘虜們再一次震駭了,他們的眼神有驚愕,但更多的是羨慕和佩服……

被俘虜的清軍從某種意義上說其實也是精銳,他們中的大多數在沒有成為綠營或漢軍時,就是大明官軍的主力,甚至是將領的家丁,所以不論什麽時候,他們都是主力,哪怕成為清軍,他們依舊是主力。他們知道,一支軍隊的隊列有多麽重要,任何一支強軍首要表現出來的就是隊列的整齊。一支能夠踏出如此整齊步伐的隊伍肯定是強軍,而能如此自豪歌唱軍歌的隊伍是強軍中的強軍,因為他們有底氣。

廣東明軍實在太強了,俘虜們驚愕異常,他們以為打敗他們的太平軍第二鎮和那支兵力在千人左右的騎兵已經是太平軍最精銳的一支隊伍,但現在看來,他們的想法錯了,太平軍擁有更多的第二鎮。

許是要為了震攝那些清軍俘虜,又或是要讓梧州城的百姓生起對大明軍隊的信心,第三鎮入城時姿態極高,一排接著一排,密密麻麻的從城門開進城中。長長的隊伍仿若一條長龍永不斷絕,從幾裏外的江邊一直綿延到梧州城中。

歌聲也一直沒有停歇過。

第三鎮、第五鎮、第六鎮、第九、第十、第十一……

廣東明軍勤王主力七鎮一衛一旅除先期抵達梧州的第二鎮和騎兵一部,余下五萬兵馬分從梧州四門開進城中。太平軍大帥周士相在鐵人衛和歸建的騎兵旅3000騎兵的護衛下,在黃昏時分進入城中。

全身鐵甲的鐵人衛和由漢、滿、蒙古兵組成的太平軍騎兵旅主力的入城,使得入城式達到了最高潮,鐵人衛渾身鐵甲,走在路上如鋼鐵洪流。騎兵則是清一色身披重甲,手持騎槍,馬刀、三眼銃,讓人看著就覺無法抵擋。

作為曾經的敵人,清兵俘虜們不可能不拿入城的太平軍和滿州八旗對比,但他們一致認為,從廣東來的太平軍要比滿州大兵強得太多。

俘虜們相信,太平軍的出現將會讓滿州大兵無敵的神話變成笑話。事實上,這已經是一個笑話,滿州將軍哈哈木麾下的2000余滿州大兵連同廣州滿城上萬家眷以及死在惠州的滿州親王和一幹額真、都統、參領已經證明了太平軍才是這天下的第一強軍。要不然,他們不會出現在廣西,出現在梧州城外。

“我要加入太平軍!”

王德不再猶豫,他在身邊同伴還在震驚於太平軍強大實力時,選了一個最好的時機,就是太平軍那個年輕統帥入城時突然叫喊起來,然後拿石塊狠狠割斷了自己的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