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太監和文官(第2/2頁)

永歷帝被孫可望接到貴州安隆後,洪育鰲上疏言十三家都很忠誠沒有二心,今楚、蜀雖失,但十三家兵馬獨扼險據沖,觀釁而動。朝廷若有征行,可以兵應。永歷見了這道奏疏便加洪育鰲為總督兵部右侍郎,令其鎮撫楚地,後受督師閣部文安之節制。

可以說,打忠貞營成立那天起,洪育鰲便和在場的諸家頭領結下深緣,不論形勢如何艱難,洪育鰲都沒有想過棄官逃走或是就此降清,而是始終堅持。夔東最困難的時候,洪育鰲更是以部院大臣身份如老農般下田耕作,為的就是能夠自己種點糧食,從而能將他那份糧食省給士兵們。如此一位心系天下,心系百姓,心系普通士卒的文官,堂內諸頭領又哪一個敢說不佩服,不尊敬。因此袁宗第一說要請潘公公和洪部院來給弟兄們主持,眾頭領都是轟然說好。

潘應龍和洪育鰲就在後衙,他們沒有主動要說主持這場大會,因為他們擔心現在永歷皇帝棄國出逃,來會的諸位頭領對大明肯定失去信心,加上他們大半本就是明朝眼中的流賊土寇,若見他二人來主持大會,怕是會有不滿,弄得不好就會一拍兩散,故而這才雙雙留在後衙不來與會。

袁宗第和李來亨代表諸家頭領來請,潘應龍和洪育鰲都是愣住,片刻對視一眼,也不客套什麽,一前一後便往前衙走去。來到堂中,見到這滿堂的首領,二人心中很是感慨,然而心下俱是有些困惑,大明皇帝棄國出逃,天下軍民沒了主心骨,怎的這滿堂首領們卻沒一個面有戚色,心有痛楚的。

他二人卻是有點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了,身為永歷內廷中人和朝廷中人,潘應龍和洪育鰲對永歷帝棄國自然感到悲傷、絕望,可堂內這百多號首領卻都是造反起家,對明朝根本沒有多少敬意。哪怕李來亨、袁宗第他們對永歷朝廷也沒多少敬重,之所以接受明朝招撫,目的只是為了抗擊滿清,這和當年孫可望、李定國他們選擇聯明抗清是一個性質。真要叫他們對永歷皇帝有什麽忠誠之心,也是強人所難了。

再者,夔東諸家和搖黃十三家現在的局面可比從前的好,從前他們被四川和湖北的清軍困在夔東和三峽那片不大的地方自生自滅,現在他們卻在太平軍的幫助下如淺龍入海般將湖廣攪了個天翻地覆,無論是實力還是影響都比從前強得太多。所以,地盤和實力都得到了擴大的眾頭領們又哪裏會覺得這天要塌了,他們反而覺得這天看著不錯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