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閩王,順王,遼王(第2/2頁)

吳三桂對此也是認同,只是他卻不同意封李來亨為王。洪承疇的意思是以永歷名義封李來亨為王同時派使前往湖廣,說服忠貞營及搖黃十三家等能夠奉立永歷,若能成功,則憑空得湖北一省及十數萬兵馬。

忠貞營和搖黃十三土寇的力量,吳三桂還真是看不上眼。聽著有十多萬人馬,可真正能打的卻不過萬余人,不管是忠貞營還是搖黃土寇,行的還是當年的流賊做法,每到一地便大肆裹挾青壯,此舉初期會讓他們兵強馬壯,可卻是無源之水,流得再兇,終有枯竭之日。至於湖北之地,他也是無心染指。吳三桂很清楚,他奉了永歷可以入川北上,但真要將手伸進湖北,賊秀才勢必會和他短刀相見。他賊秀才能將湖北給忠貞營那幫流賊,卻不會給他吳三桂。

吳三桂甚至猜測,賊秀才將湖北丟給闖賊們,是不是早就想到他吳三桂會有起兵反正的一天,這樣湖北就成了太平軍和關寧軍的一個緩沖區,在清未滅前,二者井水不犯河水?倘若真是如此,吳三桂倒真是佩服這個素未謀面,但聽威風的廣東秀才了。

不肯封李來亨為王的另一個原因則是吳三桂和李自成是有大仇的,他和忠貞營的那幫闖賊余孽也是有血海深仇的,所以這些人又如何會肯投他吳三桂。

洪承疇笑了起來,勸吳三桂放寬心。世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洪承疇認為忠貞營雖是太平軍放入湖廣,能占武昌也是太平軍相助,如今也受太平軍支援,可忠貞營畢竟並不是太平軍,李來亨他們不是賊秀才的手下。二者之間是合作關系,而不是隸屬關系,所以不是沒有分化的機會。況且忠貞營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李來亨、袁宗第、郝搖旗、賀珍等大寇又哪一個不是獨立兵馬,獨自的旗號,搖黃土寇更用說。人心本就不齊,利益之下,各人會有什麽樣的選擇,本就是難說的事。便是效果不大,埋下根釘子也是好的,將來總有起效的時候。

洪承疇道賊秀才給了李來亨一個鹹陽郡王,那這邊就給一個親王封,還是給的當年李自成的國號,李來亨不能不承情。當年永歷雖是對不住忠貞營,但他們畢竟在永歷旗號下戰鬥了近十年,其營之內,總不會一個心向永歷的都沒有吧。洪承疇執意如此,吳三桂也不好駁,只得依他意思辦了。至於他吳三桂,親王封號早已擬出,乃是遼王。

吳三桂早年於崇禎時為遼東總兵,封平西伯,鎮守山海關,後封漢中王,濟王。其引清軍入關後,清廷封他為平西王,年初順治為了籠絡他,晉其為平西親王,現在吳三桂再迎永歷,復興大明,朱由榔自要酬以親王爵。經“商議”後,朱由榔派皇親王維恭(咒水之難幸存者之一)代表自己向吳三桂送去了由吳三桂準備好的王印,並在吳軍文武之前宣讀了封王詔。

吳三桂得封遼王時,川中吳軍進展順利。馬寶統兵在高民瞻引導下,趁保寧清軍及駐保寧的清川陜總督李國英不知高民瞻倒戈實情,奇兵突至,保寧清軍倉促之間難以拒敵,很快被馬寶擊敗。李國英領殘兵百余騎逃奔漢中和信王多尼會和。

得知吳三桂的關寧軍已取保寧,前鋒正向漢中逼近,多尼不顧李國英苦苦勸阻,竟與羅可鐸再次北逃。

李國英此時麾下已無多少兵將,遂向清廷保舉原保寧總兵王之鼎為四川提督,又調延綏總兵朝應琦部兩千余人協守保寧。奈何多尼部滿蒙騎兵的逃奔讓漢中人心惶惶,諸將都無守意,不得已,李國英只好帶著王之鼎和韓應琦退到了西安,欲與西安將軍蘇拜死守西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