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章 因為晉王,所以我們在!

在緬甸孟馬一帶養病的晉王李定國三月才得知吳三桂已奉永歷帝為正朔,此刻領大軍入陜去了。鞏昌王白文選和吳三省等人曾經領軍前往國境的打洛,試圖進入雲南,然而卻被吳三桂委任的雲南巡撫林天擎擊退,不得不退回孟馬一帶。

孟馬一帶瘴疫橫生,多是原始森林,罕有人煙,近萬明軍在此生活,雖有邊境一些土司救濟,但仍缺醫少糧,短短數月,就有一千余將士染役而亡。白文選和吳三桂入滇不果後,均是不明白為何吳三桂已經歸明,還要將他們擋在國境外。晉王一語道明,道吳三桂擋他們在國門外,不過是為把持皇帝而矣。

雲南巡撫林天擎是洪承疇的學生,洪承疇死前曾再三叮囑他萬不能放李定國入滇。吳三桂領主力北上時,也留下精兵數千並原大西軍投降過來的萬余兵馬供林天擎把守雲南。林天擎以這些兵馬駐防扼守邊境幾條要道重鎮,並不主動出邊尋找李定國部,只封鎖糧草和鹽鐵,致使邊外的明軍困難重重。但即便如此,數千明軍將士卻在此頑強堅持。

白文選和吳三省回到孟馬後,病體稍愈的晉王李定國親自主持了對緬甸人的一場攻勢,擊潰俘殺了緬軍四千多人,從緬軍手中繳獲了一批糧草輜重,使得明軍的生存條件稍稍變好。但此非長久之計,緬甸方面見打不過明軍,便全線收縮,和雲南的吳軍一樣只控守重鎮,並將緬人的一些村鎮焚毀,強行遷離當地人,以達到隔絕明軍的目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定國部越難從當地緬人那裏得到糧草供應,與此同時,一些一直跟隨李定國部的官員們也主張主動向雲南的吳軍繳械,換取吳軍放他們回國。這些官員之所以有此主張,因為他們都是永歷皇帝的追隨者,現在皇帝既然在貴陽,吳三桂又反正歸明,那麽他們自然要前去追隨。很多官員對於吳軍不允晉王回滇的意圖都很清楚,只是他們是永歷皇帝的臣子,並非晉王的臣子,所以心態上自然不可能為晉王考慮。

晉王對此很是猶豫,一方面他對永歷帝已經灰心失望,不願再奉他為天子;另一方面他卻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數千隨自己出生入死的將士就這麽在異國他鄉挨餓葬命。只是若是松口允許這些官員回滇,對於正在堅持的軍心必然是個極大打擊。這個口子一開,很難說將領和士兵們會不會也選擇歸降吳軍。

林天擎通過細作得知李定國部的艱難處境後,不失時機的向李定國的部下拋出橄欖枝,允諾這些大西軍的將士只要主動離開李定國,便悉數接納他們,並按在李部官職給予任命。這一手段取得了一些成效,前後有數百明軍因為歸國心切,偷偷離營北返。

吳三省對於北返的部下沒有做任何攔截追捕,白文選則是派兵抓回了一些人。但當他準備將這些逃營的士卒陣法時,晉王卻阻止了他。李定國不但不許白文選殺人,更要白文選將他們放走。晉王的仁義使得一些北返的士卒痛哭流涕,不少人選擇留下來誓死追隨晉王。但也有一些人在痛哭之後,繼續選擇前往雲南。和忠誠信義相比,見不到任何希望才是最讓人絕望的。又如一些士卒跪在晉王面前哭訴那般,他們不想死在異國他鄉,他們只想死的離家近一點。

兩天後,在白文選和吳三省不知情的情況下,李定國突然召集了追隨他抗清的文官們,告訴這些文官,他們當中若有人想回雲南的,可以離開。

白文選得到晉王世子李嗣興的通知趕來時,已經有一百多官員帶著他們的隨從和家人啟程回滇。

白文選痛心問晉王為何放這些人走,這麽做會導致全軍潰散。

“他們是永歷的臣子,非是我李定國的臣子,他們追隨我,只是為了抗清。現在清廷已經退回北方,永歷回到了國內,他們自是應該去追隨永歷,我強留他們有何意義。再說,人家也不想留在我這,強扭的瓜不甜啊……”晉王的神情很落寞,一場大病讓他不僅白了許多頭發,精神也差了許多。

“林天擎不可能天天看著我們,總有一天,我們能打回雲南,貴州,就如當年一樣!晉王,只要我們不放棄,我們還能東山再起!”

白文選見晉王氣色不好,便不忍再埋怨他,只勸晉王振作起來。

“我九歲被義父收為養子,已經整整征戰了32年。義父死後,我和孫可望一起並肩作戰,為的是將咱們大西軍的旗幟繼續打下去,讓咱們大西軍的香火不斷。後來,我支持孫可望聯明抗清,那時我想的是不能讓滿韃子占了咱漢人的江山,叫咱們做了亡國奴。一場場征戰下來,我付盡心血,可到頭來,我得到的是什麽?”李定國滿目滄桑,“我從未負過大兄,也未負過天子,可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