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迫在眉睫

周士相要解決的就是糧食缺乏的問題,如果采中汪士榮的辦法,自然不會允許以銀代糧。但是若是全盤采納開中法,另一個問題也隨之產生——將手中的土地拿出一部分來種糧,成本雖說相對明初那些商人將糧食運到邊關損耗得要少,但也是一件極其費力,也需要不少人力的事情。這就會使得商人們的利潤被減少許多,而紡織品在海外是有巨額利潤,只是大頭並不掌握在他們手中,而是在金廈的鄭氏及其他西方商人手中。兩下一算,商人們還是會覺得自己很不劃算,為了減少自己的損失,他們只有兩個選擇,要麽就是擡高貨物價格,要麽就是壓低收購成本。

擡高貨物價格,僅現在來看,基本不可能,因為海路被鄭家所掌握,而鄭家需要巨額海貿利益養軍,絕不可能將定價權拱手讓給商人。用周士相前世的話說,經銷渠道被人家握在手中,賣什麽價就不是生產人能夠說的算了。如果商人們強行擡高價格,鄭家不再采購,那再多的貨,也只能砸在商人自己手中,畢竟他們沒有貨賣兩家的可能。顯而易見,逐利的商人只會壓低收購成本,那樣一來,損失最終只會落到作坊裏的工人,種桑養蠶的農民頭上。

大明趕跑了大清,怎麽折騰士紳老爺們,普通百姓可能管不著,但真要切切實實的損害到他們的利益,讓他們連溫飽都沒法解決,那問題就會又回到老路上。

蔣國柱在歸降之前畢竟做了那麽多年的封疆大吏,對事情看得比較明白。他在答文中明確指出,萬歷以來的天災人禍,已經導致中原和湖廣、西北殘破,可以說根本無自給之力,當地百姓幾乎就是生活在死亡線上。而滿清入關十七年來,一方面因為清軍的大規模屠殺,另一方面也因為明清在南方的爭奪,使得南方的糧食生產也近乎停滯,兩廣、雲貴四省人口恐怕都沒有五百萬。以致很多地方空有大量土地,卻無人耕種,所以從前朝代采用的招募流民,恢復生產的辦法在眼下並不足以解決問題。

流民,肯定有,為避兵災逃到山區隱居的百姓哪朝哪代都不缺,可問題是這批人畢竟少,能搜羅百十萬人便算頂天了。解決問題的關鍵還是要有人,那麽在大量人口死亡的前提下,想要徹底解決糧食不足這個難題,其實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繁衍人口。有了足夠的人口,生產自然就能恢復上去,朝廷這時只要無治而為,過上二三十年,自然就是個盛世。而這,顯然需要時間的。所以招集流民只能作為恢復糧食生產的一個手段,不能當成主要手段做。

蔣國柱做了幾年江寧巡撫,對江南情況的了解比其他人都要深。雖說江南一直號稱清廷的財賦重地,但其實糧食也僅僅能做到自給程度。當年清廷三路大軍入雲貴,從江南調撥的糧食極其有限,主要是為清軍提供了大量銀餉和一些輜重。洪承疇在雲南時,曾給清廷上書委婉指出清軍在雲貴濫殺屠城,掠奪錢糧,這背後主要的原因其實也是因為江南糧草不足支撐清朝大軍使用,令得清軍必須在占領區燒殺搶掠。通過對當地的掠奪,也是清軍十幾年來,甚至在入關之前就定下的基本方針,用書中的話說便是“就食於敵”。等到敵人殺光了,人也變少了,那時事情便變得簡單,一道恩旨免個幾年賦稅,任地方自己慢慢恢復便是。

江南無糧的原因就是付出與收獲不等。

種糧所得趕不上種經濟作物所得,百姓自然會選擇後者。紡織品價格下跌,會讓他們買不起糧食,但他們肯定不會埋怨壓低收購價的商人,而是會埋怨太平軍。這世上從來不缺流言,也不缺背後煽動者,官府一直要求百姓棄經濟作物改種糧食,百姓不願意,突然紡品價格大跌,不是官府的錯也是官府的錯了,何況,這本來就是官府的錯。

蔣國柱提出的辦法是糧食補貼,通過高額補貼讓百姓種糧所得不低於,或者說不差種棉、種桑太多,以此來鼓勵百姓自願種糧。但這種作法只能短期內而為,不可長期,也只能僅限在一府或數府之地,不可在全國推行。原因很簡單,哪怕是通過清欠和通海等案聚斂起大量財富,周士相的銀庫也吃不消這等花錢如流水般的補貼。

蔣國柱認為應將糧食補貼的這部分錢轉嫁到商人頭上,由官府出面成立類似鹽務總局一個性質的紡織總局,規定所有作坊必須接受紡織總局的統一管理,然後控制紡織品流通,在金山衛等港口設卡專營,凡出口海外的織品必須經港口抽取稅收,稅收所得再用於補貼農民種糧。

這個辦法和汪士榮的辦法一結合,等於是在從事紡業的商人和作坊主頭上剝兩層皮,兩人都未考慮過商人會將損失轉嫁到農民頭上。本質上二人提出的辦法就是重農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