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2/2頁)

征遼東,贏了固然能夠繼續“嚇唬”住鄭襲和鄭經,但要輸了的話,周士相的威信就會掃地,二鄭是不是還能被他“拿捏”,恐怕就是未知數了。

“此番北上,以水師為主,本帥是要依重鄭家人的。”

周士相輕瞄淡寫一句話,什麽也沒說,徐應元和董常清卻都了然於心,這次大帥出征,肯定是要將鄭襲和鄭經一起帶著的。這樣也好,不管鄭經和鄭襲是否心甘情願,讓他們北上打韃子,二人肯定拒絕不了。只要將這兩位帶走,金廈這邊自是安虞無事。

“大帥,軍部對於北方海路尚未探明,冒然北上的話恐有不測。”

徐應元想的多一些,遼東離金廈數千裏遠,鄭家水師並不曾在北方活動過,沒有那裏的海圖,這大軍走海路實在是太危險了。至於北上是否會遭遇清朝水師攔截,這個徐應元卻是不考慮的。軍情司的情報顯示滿清在北方倒是還有兩支水師,一支在登萊,一支在天津,不過無論是規模和士兵素質都是無法和太平軍的水師相提並論的,甚至都不及廣東水師。可以預見,龐大的太平軍船隊真出現在那兩支清軍水師眼前,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逃的越遠越好,又或是如當初的馬逢知一樣,觀望中立,暗中納款投誠。

“軍情緊急,不能因為海路沒有探明,就畏縮不進。鄭家那麽多人,若是探不出一條路來,他鄭家還稱什麽閩海王?”

周士相不擔心海路問題,鄭家能縱橫日本至南洋這段海面幾十年,可見其族之內早就培養出了許多精於海戰,通於海事的人才,有這些人為前鋒探路,主力跟進,周士相不相信會到不了遼東。僅是對於地圖和海域的了解,周士相自己都能做半個向導。而且他不信鄭家在滿清未入關之前沒有布下北方的海道,沒有和北方的達官貴人做生意。商道即是戰道,海上能走運貨的船,自然也能走運兵的船。

對於鄭家水陸兵馬的整合,周士相依舊乾坤獨斷,最好的整合就是戰爭,一場大戰下來,所有人都會適應自己的角色。有功就賞,有過就罰,賞罰分明,軍心士氣自然高漲。至於海道問題,是要重視,但卻不是主幹,也有解決的辦法。唯今最大的麻煩就是糧食,沒有糧食,拿什麽去遼東,又怎麽掃蕩遼東,封堵寧錦。

北上,不是去掃蕩滿州人的老窩,而是要徹底占領的。遼東幾乎沒有漢人,這意味著太平軍不可能在遼東得到當地漢人的錢糧支持,甚至太平軍在遼東要做的很有可能和蘇納當日在湘西幹的一樣——“殺光,燒光,搶光”。

在廢墟之地維持一道防線,築起一道清軍望而興嘆的防線,光從海路運糧,顯然是異想天開。真那樣的話,不必清軍自己動手,太平軍自己也會被拖垮。所謂的寧錦防線將和當年一樣,成為周士相的噩夢,成為江南財政投入的無底洞。

不解決大軍糧草來源,北上作戰根本不可能實施。

周士相不會愚蠢的認為只要自己將兵馬往遼東一投,滿清就嚇得真不敢出關了。因為現在滿清頭頂上懸著的利劍可不是他周士相這一柄,還有吳三桂那柄。

對方可能會急著出關,自家軍隊卻無糧草堅守,這仗怎麽打?

“拿地圖來!”

周士相有些煩燥起身,董常清忙將地圖展開懸於大帳之上。

目光不斷的遼東周邊移來移去後,周士相突然怔了一下,視線落在了朝鮮。他猶豫了一下,不置可否的問徐應元:“你們說,本帥能否先平了朝鮮?”

“朝鮮?”

一直在說如何北上攻取遼東,大帥怎麽就又改變主意要打朝鮮了?

董常清和徐應元雙雙愣在那裏,腦子一時未能接受周士相這突然的想法。

“朝鮮怎麽也是一國,應當有糧吧,我跟他們借點糧食應該沒有問題吧?”周士相自言自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