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4章 不謀財,不占地(第2/2頁)

……

事態真被明珠說中了,殺害了主薄丁喇東,又親手殺害了自己妻子和一雙兒女的馬大龍煽動裹挾了嘉定教民發動起事。不過馬大龍等人卻沒有按明珠說的那樣,立馬殺進縣城,處死明朝官吏,控制城池,然後整頓兵馬,配合各地起事的士紳向府城、省城乃至南都發起進攻,而是將屠刀對準了附近村莊的漢民百姓。

嘉定城外最先生靈塗炭,教民不為謀財,不為占地,沒有任何計劃,只知道圍獵周圍村莊的漢人,對漢人不分男女老幼,挨村挨戶,全部用竹槍剌死,用火燒死,純為殺人而殺人。

起事教民人數其實並不多,最先動手的馬大龍部不過一千多人,而他們所在區域內的漢人百姓卻有數萬之多。然而,幾十個有組織的教民沖進漢人村莊時,莊子裏上千漢人卻沒有一個敢反抗的,也無法組織起任何反抗的力量。漢人完全沒有防備,要麽是被當場殺死,要麽就是嚇得四處逃奔。少數有血性的漢人拿著菜刀、鐮刀挺身而出和教民拼命,卻因寡不敵眾被教民砍殺當場。

暴亂向著各地迅速蔓延,在官府回過神來組織官兵圍剿前,松江的漢人百姓已然死傷大片,遇難者不下三萬余。之所以如此,除了教民起事突然,事先漢人百姓毫無察覺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經過清欠,松江等地的宗族力量被太平軍摧毀了大半,導致漢人無法迅速組織起來,從而被教民各個擊破。

就連納蘭明珠也沒有想到,他單純只想利用的教民會有這麽大的破壞力。

教民起事鉆了一個太平軍政策的極大空子,那就是在打擊江南士紳地主力量之時,並沒有迅速組建起屬於自己的力量。

組織百姓最好的辦法顯然就是“建村設鄉”,村有保安小隊,鄉有保安中隊,縣有保安大隊,村村聯保,鄉鄉互保,縣縣團保。這樣一有事生,地方就能馬上組織力量自保,而不是被立即摧毀。

周士相在發動清欠時,已然決定在江南推進建村設鄉,組織從下至上的民眾保安力量。可是,他卻忽視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那就是江南之地不比廣東,本地人口數量極眾,並且極度排外。

建村設鄉,成立民眾自保力量的前提是,太平軍要能牢牢掌控鄉村,基層的村長和鄉長、保安隊長們都要是太平軍的人,或是親近太平軍的人,並且在當地百姓中要有極大的威望,更重要的是,基層官員要和當地百姓打成一片,被他們接受,唯有如此,才能動員百姓,指揮百姓。

然而事實卻是,太平軍占領江南不到兩年時間,還沒有在江南大規模征兵,從而導致軍中退役出來,轉任地方鄉村長的太平軍大多並不是江南本地人,而是兩廣、湖南甚至是北方綠營出身的士兵。

這些在江南百姓眼中的外地人,顯然在短時間內還不能做到讓當地百姓接納。哪怕太平軍的官府推行了一系列有利農民的政策,打擊了一大批剝削農民的士紳地主階層,將農民和佃戶從宗族的人身依附關系中解脫出來,卻仍是沒有得到江南百姓的真正擁護。很多鄉村長能夠暫時壓制當地,在表面上將工作做好,完全是因為當地百姓懼怕他們背後如狼似虎的太平大兵,而不是真心感受到太平軍的好,從而積極擁護太平軍。

“哭廟案”、“清欠案”、“通虜案”是嚴重打擊了江南士紳階層,並未觸及到百姓利益,但士紳之心就是人心這個千年定律,卻並不是周士相單純一句刀握在誰手中,誰就有人心能夠代替的。

江南尚文,百姓對讀書人極為尊重,對有功名在身的士紳更是發自內心的敬仰,這不會因為士紳被鎖拿下獄就會改變。僅以“哭廟案”而言,對金聖嘆等人的處置可謂是雷厲果斷,但造成的影響卻是深遠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