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8章 錦衣衛上門

郭之奇無從探知周士相是否要篡位,也無法肯定顧炎武的這張《留都議國公揭》是在替周士相造勢,他只知道他是大明的臣子,是大明朝的首輔。周士相要篡明自立可以,但絕不能是在他當首輔時期發生,他更不能充任周士相篡位的幫兇,故而郭之奇決意打壓顧炎武攪起的“虛君”風潮,絕不能讓事態繼續惡化下去。否則,一旦風潮形成,周士相再進京的話,只怕便是改朝換代的一幕。

只是,顧炎武提出的“撥亂反正”,郭之奇也不能盡數否定,畢竟,內中一些措施還是很符合朝廷利益和當下局事發展需要的,很多還以定武帝的名義頒旨府縣實施,如建村設鄉,開辦學校,科舉增科等。要是全盤否定這些,無疑就是公開指責周士相亂政,這對於完全由周士相一手擁立組建的定武朝廷而言,是極不明智之舉。

另外,郭之奇身為內閣首輔,眼下是定武帝和周士相構通的唯一橋梁,也是穩定朝堂的定海神針,他若公開出面打壓顧炎武,勢必會引起周士相不滿,甚至會讓事態向著不可挽回的一面發展。故郭之奇通過翰林學士冒襄遞話給都察院的左都禦史黃宗羲,讓黃宗羲發動科道言官彈劾顧炎武,並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同樣組織士子討論顧炎武的那道公揭,從“理論”上駁斥顧的荒唐言。

郭之奇知道周士相手下能打仗的大將極多,可士人卻少,有聲名有影響的大儒除了從北方回來的顧炎武外,一個也沒有。所以只要壓制住顧炎武,將他公揭所言批倒批臭,那周士相便短了一臂,不可能得到士紳擁護。除非他敢帶兵逼宮,直接撕下虛偽的臉面弑君,否則,只能將野心按下。

冒襄是辭官歸鄉的太傅錢謙益門生,十多年來一直替錢奔走聯絡。錢謙益到南都就任太傅後,冒襄被定武帝看中,任翰林院學士。去年五月的時候,定武帝更是讓冒襄做了長公主的老師,若無意外,歷練個幾年,冒襄很有可能入閣。

黃宗羲則是收到錢謙益書信後從浙江來投的,也正是錢謙益的大力舉薦,定武帝才下旨任其為左都禦史。錢謙益在南都時,黃宗羲與其來往緊密。三大案發生時,黃宗羲更和錢謙益一起上疏定武帝,反對三案,所以在錢謙益一氣歸鄉後,黃宗羲便成了江浙士紳在京首領。雖然沒有入閣,不過身為都察院左都禦史,又是大儒,黃宗羲的威望要比內閣的丁之丁和袁廓宇強得多,便是洪育鰲也難望其項。如今南都之中,也就首輔郭之奇和兵部尚書張煌言能和其相提,余者,皆不如。

冒襄得了郭之奇吩咐後,還未下值就去了都察院。

此時的都察院中,一眾禦史儼然已將顧炎武當成了禍害。不止他們視顧炎武為禍害,整座南京城中除了那些投身齊王府的士子外,其余人等也是無一例外將顧炎武的公揭視作無君無父的大逆不道言論。這些官紳八成都是江浙出身,而周士相在江浙推行的清欠及發起的三案,以及正在進行的鎮反運動,無一不觸及這些官紳的利益。他們雖然無權無勢,空有官名,但人數卻是眾多,影響力也不容小覷。

冒襄過來時,黃宗羲的公房中,其學生萬斯同正和幾個年輕的科道官述說著他們對於顧炎武公揭的不滿。

許是過於激動,萬斯同在老師面前頭一次說話的音量很大,他憤然道:“恩師,顧炎武公揭暗藏禍心,此人雖為大儒,但今卻是我儒生最大之禍害!學生以為,這件事我們絕不能再逃避,因為逃避反遭逼迫,迎擊應刃才能解決!”

萬斯同的話得到了那些年輕科道官的贊同和附和,一個叫張玉書的禦史道:“總憲,我等皆是科舉取士而來,自古以來,這八股科舉便是我讀書人入仕唯一途徑,爾今齊王卻於科舉改制,增了許多八股以外內容,這本已違背祖制,只因八股尚在,故讀書人方能忍耐。可如今,那顧炎武竟然說要徹底罷除八股,全改各科,朝廷真要實施了這些,豈不是斷了讀書人種子,絕了讀書人入仕之途!”(作者注:左都禦史有總憲一稱)

“大明尚在,皇上尚在,金陵又是重地,豈容那顧賊狠毒狠妄!”

眾禦史均是咬牙切齒,對顧炎武恨之入骨。這當中,有純粹是為理念,也有則是為前途身家考慮的。顧炎武攪起了風潮,皇帝一旦真被虛了,將來周士相肯定會取而代之,這意味著他們這些無權無勢,不肯諂媚周黨的官員從此徹底沒有了晉升之途,也從此再也不可能為家族謀取從前的特權。

這世上又有多少人真甘心做個每日只來點卯,按月領取俸祿的閑官?

大明不倒,總有機會反攻倒算。大明要沒了,他們可就什麽機會也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