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8章 你憑什麽認祖歸宗!

王士元被送到鎮江後,軍情司立即尋找當年從北京皇宮南下的太監和宮人,以及曾見過崇禎諸子的官員。

經這些人辨認和詢問,雖然不敢確認這個王士元就是崇禎五子永王朱慈煥,但卻都肯定王士元是從宮裏出來的,不然他不會對宮裏情形記得那麽清楚,甚至連兩個哥哥的小名都知道。

王士元是不是朱慈煥,事關重大,周士相不敢大意,雖然定武帝在文村時曾提起孝烈皇帝有子許流落江浙,但這不代表這個王士元就一定是朱慈煥。因此他需要一個肯定答案,而不是“可能”或“也許”。

周士相如此重視這件事,不僅僅是要弄清這個“朱三太子”到底是真是假,更重要的是要弄清這個“朱三太子”是自己主動出來,還是背後有人讓他出來。兩者的結果是一樣,但性質卻絕不相同,也關系到周士相如何對待這個“朱三太子”。

周士相擔心王士元的背後或許有什麽人在暗中操作,借著這位可能是真孝皇之子的“朱三太子”興風作浪。他的懷疑不無道理,因為南渡以後,朱明宗室譜系就大亂,很多騙子和有心人紛紛出場,早在弘光年間,就有“大悲案”和“真假太子案”鬧得沸沸揚揚,這背後不乏江南士紳的代言人東林黨人在掀風作浪。

“大悲案”倒罷了,最後證實的確是一個騙子自稱是明朝親王,從兵亂中逃出做了和尚。此人先稱自己是崇禎帝封的齊王,後來又改稱是吳王,又說什麽“潞王恩施百姓,人人服之,該他做大位”,語無倫次,形跡可疑,一看就是個騙子。所以九卿科道會審之後,將這騙子給處斬了。

“大悲案”最大的影響可能就是讓潞王的名聲變得更好,除此以外倒是沒有什麽。不過“假太子案”造成的影響卻很大,不僅真正動搖了弘光政權,時至今日,也有很多人認為當年被弘光處死的那個少年就是孝皇太子。

那個假太子是當時崇禎朝的鴻臚寺少卿高夢箕的奴仆穆虎從北方南下時,於途中遇到並結伴而行的。晚上就寢時穆虎發現少年內衣織有龍紋,驚問其身分,少年自稱是皇太子。

穆虎大吃一驚,便將此事告於主人高夢箕。高夢箕難辨真假,便將這少年送往蘇州、杭州一帶隱蔽。可是,這少年經常招搖於眾,露出貴倨的樣子,引起人們的注意,背後竊竊私議。高夢箕害怕這少年會牽連自己,不得已密奏朝廷。弘光帝得知之後,急忙派遣內官持禦劄宣召,命錦衣衛將這少年帶回看管。

隨後,弘光面諭群臣道:“有一稚子言是先帝東宮,若是真先帝之子即朕之子,當撫養優恤,不令失所。”隨令侯、伯、九卿、翰林、科、道等官同往審視。大學士王鐸曾經擔任東宮教官三年,自然熟悉太子的模樣,結果一眼就看出是奸人假冒。

當時的南京城見過太子朱慈烺的並不止王鐸一個,曾任東宮講官的劉正宗、李景廉等人皆言太子眉長於目,所以見了偽太子後都不認識。弘光帝還不放心,特意又讓舊東宮伴讀太監丘執中往認。那偽太子見了丘執中,卻不識也,弘光這才相信這少年乃是假冒。

然而,即便是知道那少年不是真太子,可一直對弘光繼位不滿的東林黨人卻乘機興風作浪,散布流言蜚語,在不明真相的百姓和外地文官武將中掀起了一片喧嘩。弘光朝廷越說是假,遠近越疑其真。這事一直鬧到清軍占領南京,弘光朝廷覆亡,方告平息。

此案的最大影響就是嚴重削弱了弘光帝的合法性,使得文武百姓對弘光離心,加上東林黨人散布的大量有關弘光“昏庸”的流言,間接使得弘光政權迅速垮台。有這前車之鑒在,周士相自然不能重蹈其覆。

東林黨現在雖然倒台,大多數黨人都在清廷當了官,但他們的根基江南士紳階層卻在,而且正被周士相嚴厲打擊,故而突然間就有個自稱孝皇之子的王士元站出來,周士相不懷疑才有鬼了。

最終,周士相寫了一封密信給南都的兵部尚書張煌言,請他至鎮江辨認王士元身份真假。

張煌言知道此事後,心中也是震驚,連忙秘密趕到鎮江。在與王士元密談了足足半個時辰後,張煌言出來很肯定的告訴周士相,此人就是先帝五子朱慈煥。

有當年北京宮中老人辨認問詢,也有曾見過崇禎諸子官員的認可,再有張煌言的確認,王士元的身份在沒有周士相前世DNA技術的幫助下,在這個時代已經確鑿。

周士相相信張煌言不會認錯,看走眼,因此他也相信了王士元就是朱慈煥。但他沒有就此上報定武帝,也請張煌言能夠不要將事情泄露出去。一方面,他還要繼續觀察王士元一段日子,確保萬無一失。另一方面,他也想看看這個王士元的背後,到底有沒有不可告人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