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第2/3頁)

在馬車上,周士相一邊批擬各地送來的奏疏,一邊感受車外的田園風光。不過,他總感覺外面的風光有點別扭。別扭的原因是鎮江知府不知道腦袋哪根筋搭錯了,竟然讓人將官道兩側的民間全用白石灰刷了一遍,看著十分的剌眼。

莫非這就是官僚的通病?

也許,鎮江知府的出發點是好的,不想大帥看到沿途過於破舊的房子,不過這好心顯然不被周士相買賬。只是周士相倒無意就此事找鎮江知府的麻煩,因為在他的前世,地方官員就喜歡這樣幹。仿佛用白石灰將那些破房子刷一刷,就氣象一新似的。

對鎮江往南都的這條官道,周士相還是滿意的。這條官道大體上依舊保持著甲申以前的模樣,一路上地基都很平整,偶有損壞處,也都由鎮江和順天兩府組織百姓修整一新。

相比其它各省,哪怕是現在發展最好的廣東,江南一帶的道路條件都是上佳的,完善程度也好的多。這主要得益於當初修建這些官道時基本是以石板做路基,再差也是石子鋪就,因此不似其它地方因為財力原因修造時偷工減料,所以二十年戰亂下來,江南的官道還是能夠承擔起它應有的使命。

經濟越好的地方,交通設施必然會好,因為這是商業的需求。交通便利了,自然就會帶來商業,從而改善當地百姓的民生。周士相明白這個道理,當初他在廣東時就曾給廣東巡撫衙門寫過一句口號,叫“要致富,先修路”。

只可惜,其它地方不能像江南這樣,畢竟地區經濟發展有差異。現在人口又損失得厲害,恐怕沒有幾十年時間,都不會恢復到明朝極盛時期的人口兩億多。沒有足夠的人力,再好的設想也只能是空中樓閣。

……

周士相已經下令湖北巡撫袁宗第想辦法從郝搖旗手中將韓王弄過來,如果對方能夠做到,湖北歸入中央的事情就可以緩上一緩,畢竟也要考慮到忠貞營的因素。

要是太平軍現在開進湖北,只怕在河南死磕開封的李來亨他們,真的就沒有退路了。

和平解決忠貞營,甚至吳三桂,是周士相的願望。相較滿清而言,二者都是漢人,前者更是高舉明朝旗幟,後者雖然助紂為虐,但現在也和滿清打得頭破血流,所以從恢復中華這個大局來看,周士相實在是沒有必要和他們大動幹戈。

如果吳三桂願意歸順,周士相不介意讓他和李晉國、李來亨一樣享受親王的待遇,甚至可以在將來在除兩京十八省之外的地區,擇一塊地盤給他們永鎮。遼東、西北都可以,甚至是海外也可以。但這不取決於周士相,而是取決於吳三桂、李來亨自己。

陰差陽錯將守衛開封重任擔下來的唐三水前幾天派人送信來,信中是大道委屈,說忠貞營是如何不要命的死磕開封,幾次險些要破城。他在城中當真是度日如年,懇請周士相看在他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份上,能夠發兵北上,迫使忠貞營退兵回豫南老實呆著。要不然,他實在是擔心自己完成不了齊王殿下托付的神聖使命。

周士相對此愛莫能助,三水兄想的簡單,可周士相真要派太平軍北上,開封可就真危險了。因為忠貞營只會將北上的太平軍當作援軍盟友,而不是當成敵人。只要太平軍北上的消息傳到開封城下,忠貞營的老闖將們肯定就跟打了雞血一樣,不要命也不要本錢的將手下的炮灰往開封城下扔。那時,三水兄才真的危險。

況且,現在太平軍正在整頓,也沒有辦法發兵北上。針對唐三水的秉性,周士相痛快的給他繼續畫了大餅,信中說道兄之勞苦,弟豈不知,故待大事成,必以郡王相酬。

唐三水寫信求救,吳重山那邊也有信過來,不過說的和唐三水不同,直道開封固若金湯,根本不虞有失陷的危險。如此一來,周士相更是不可能派兵北上,倒是給蔣和發去命令,讓他籌措一批軍糧給忠貞營送去,免得他們在開封撐不下去。

除此之外,唐三水信中說的一件事讓周士相頗是重視。

唐三水信中說,鰲拜將一批被俘的吳軍將領給送到了開封,其中就有吳三桂手下猛將高大節。人送來時,半死不活,就看押在開封大牢裏。河南巡撫賈漢復想將高大節等人直接處斬,然後首級送往北京,被唐三水給攔住了,因為他知道周士相正在收買拉攏吳三桂的部下,故而覺得他要是能把這些被俘吳軍將領救下來,將來說不定有用。

當日聞聽王屏藩之死時,周士相就不勝唏噓,報以他在回信中讓唐三水無論如何也要救治那些被俘吳軍將領,然後想辦法將人送出城,由軍情司的人接應帶回江南。不管怎麽說,這些人都是抗清的將領,周士相實在是不忍看到他們被清廷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