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士大夫的憂愁

跟著歐陽修學習了這麽久,蘇軾知道孟開山現在的行為意味著什麽。

這意味著哈密國從鐵心源獨自掏錢建設已經發展到了有人願意在這裏掏錢建設了。

這是兩種不同的境界。

世界上的利益一個人吃不完,即便是皇帝也吃不完所有的利益,這時候就要明白什麽是分享。

趙宋皇家和士大夫共天下這就是一種分享,因為懂得分享,坐江山的風險就小了很多。

其實很多皇帝都明白只要自己願意分享天下的利益,分享的群體越是強大,江山就越是穩當。

漢武帝不明白這個道理,過於貪婪,好好地平滅匈奴的紅利被他一個人給獨吞了,這才造就西漢末期的國運衰落,當沒有分享到戰爭紅利的百姓開始口出怨言的時候,倔強如漢武帝者,也只有留下遺詔,三十年不動刀兵。

為了一匹天馬就遠征大宛國這是蠢貨才會幹的事情,漢武帝就這麽幹了,而且,這樣的事情他幹了不止一次。

唐太宗說的很明白,君為舟民為水,他是這樣做了,可惜他不爭氣的子孫很快就把這句話給忘記了。

當利益下不到底層的時候,對一個國家來說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在哈密,誰是底層?

孟開山這樣的人就是底層,就是哈密國最中堅的力量。

至於那些回鶻人,他們的民智還沒有開化,屬於弱者,需要官府繼續大量的投入。

鐵心源的目的就是要把宋人和漢人打造成自己國內的中堅力量,因此,財富向他們傾斜是可以預期的。

每一個國王都需要一批絕對的忠誠者和擁護者,在哈密,宋人和漢人就是鐵心源選定的受益階層。

保持每一個族群都有上升的空間這非常的重要,宋人漢人的心思活絡,他們可以在商業,文官體系裏發揮重要的作用,而那些西域人和回鶻人,上進的唯一途徑就是軍事。

鐵心源在分化宋人漢人,以及西域人回鶻人的時候,突然發現,當初自己最憎惡的文官壓制武將的做法要在哈密重新露面了。

到了這個時候,鐵心源忽然發現,自己之所以在大宋會倒黴,不是沒有原因的。

立場不同,看法就不同,當自己站在和趙禎同樣的高度上,他就發現留給自己的選擇其實並不多。

大宋已經是封建王朝的最頂峰時期,他已經嘗試過所有能嘗試的治國可能,到現在他們依舊處在一個摸索階段。

鐵心源唯一比這些人高明的地方就是他已經知道了這些人摸索的結果,和後果。

因此,鐵心源決定多給自己拉一些政治上的盟友,他決定將帝國的利益下沉。

也就是歷史上常說的藏富於民。

這是一場仁政,可是想要開展起來,卻總有數不盡的麻煩,比如現在正風風火火的建立起來的雇傭兵制度。

洪老七他們的洗腦工作進行的不錯,不論是西夏人,還是青唐人,亦或是宋人,漢人,以及野蠻人,只要他們遵循客人至上的理念,傭兵們都會主動接納他們。

這個群體在三個月的時間裏滾雪球一般的足足有一萬多人。

這就直接導致了一個可怕的後果,那些雇傭兵們完成了哈密軍隊需要完成的事情。

不論是作戰,還是剿匪,亦或是平滅民亂,這些雇傭兵們都非常的好使。

他們對合約的遵守程度在很多時候讓鐵心源感到汗顏。

正在清理哈密國亂成一團麻的軍事指揮系統的王大用自然也看到了雇傭兵這個群體。

這是一個強大的軍事群體,而且非常的強大,哈密王在暗中控制雇傭兵的事情,王大用心知肚明。

當他看到在冊的雇傭兵已經達到了一萬六千人的時候,還是被這個數字震驚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冬日來臨,歐陽修的官邸從哈密搬回了清香城,這是哈密王的恩典,他不希望歐陽修繼續留在條件很差的新城哈密過冬。

王大用來找歐陽修的時候,歐陽修正在暖房裏和蘇軾閑談,說話的重點就是哈密國準備將重心從高屋建瓴的層面向下沉的事情。

聽仆役說王大用求見,連忙邀請王大用進暖房敘話。

哈密官員穿的青衫如今穿在王大用的身上同樣好看,他進了暖房,見歐陽修一身燕居服飾,也就懶洋洋的靠在一輪大榻上道:“相國可知哈密國雇傭兵人數已經多達壹萬六千之眾?”

正在烹茶的蘇軾給王大用獻上一杯熱茶,歐陽修等王大用喝完茶水之後才道:“端之可有什麽想法?”

王大用點頭道:“一萬六千悍卒,哈密用得,我大宋自然也能用得。”

歐陽修笑道:“不急,不急,雇傭兵如今剛剛草創,還遠沒有達到可以收放自如的地步。哈密之地環境惡劣,這時候用雇傭兵也是不得已而為罷了,我大宋斷然沒有哈密這樣急迫。饑不擇食對我大宋來說是有害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