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鹹肉和鹽巴的故事

東京城裏的百姓對哈密最直觀的認知既不是神奇的老花鏡,也不是可以照人毫發的鏡子。

而是肉!

沒錯,哈密國對大宋輸出最多的就是各種也樣的肉食,東京人只要吃完各種各樣美味的肉食之後,嘴裏說出的第一句話一定是——狗日的哈密人真會吃。

肉食這種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在任何時候都是食物中的貴族。

不但遊牧民族喜歡吃,農耕民族更是對這東西趨之若鶩,相對富裕的東京人尤其喜歡吃肉。

吃一頓羊肉對於大宋皇帝來說都不是一件輕易的事,皇帝曾經半夜饑餓,想要讓廚子做一碗羊肉湯來吃,最後都猶豫良久,擔心朝臣說閑話,就忍著饑餓睡覺了,更不要說百姓了。

羊肉在一般情況下就等於美食。

街頭的說書人動不動就用皇帝每天都吃羊羔美酒的傳說當噱頭,來引誘更多的人羨慕皇帝的生活。

謠言這東西沒法說,皇帝喜歡吃羊肉的事情傳著傳著就傳成皇帝不但白天吃羊肉,晚上也吃,一天要吃八只羊,這樣算下來,皇帝只要睜眼睛就屁事不幹沒整天抱著一只羊腿在啃,跟皇帝喜歡用金鋤頭鋤地有異曲同工之妙。

西水門每日半夜要運進來百十船宰殺過肥豬,百十船活羊,源源不斷的滿足著大宋人對肉食的渴望。

與東京城供不應求的肉食需要相比,鐵心源就對肉食頭痛的快要炸開了。

哈密國控制著西域成百上千個遊牧部落,這些窮鬼部落除了牛羊,戰馬之外,再也拿不出什麽好東西跟哈密國做貨物交換了。

西域人一般都是拿牛羊當錢來用的。

這個傳統已經流傳好多年了,你給我一只羊腿,我給你一斤鹽巴,你送我兩頭牛,我把閨女嫁給你的傻兒子,官府要收稅?容易,牽出一頭牛,拿著刀子問稅吏想要那一塊,現割不啰嗦,契丹人對一個牧民一年征收的稅費就是一條牛腿,你哈密國不能拿走他一整頭牛吧?哈密王這個國王不錯,給點稅能理解,拿走了就快滾。

哈密國對農民只征收秋稅,對牧民只征收冬稅,哈密國內的蠶長勢不好,土地也只能一年一收,也就沒了春夏兩稅。

秋稅征收過後,瞅著滿倉滿谷的麥子,哈密官員看的喜笑顏開。

降霜之後開始征收冬稅,哈密官員瞅著滿世界的動物屍體臉色就沒那麽好看了。

這麽多的肉食,總要快點消化掉才好,霜降之後哈密國就開始結冰了,還不用擔心肉食壞掉,可是,這麽多的肉食,屬於半農半牧的哈密人根本就吃不完。一旦開春,那將是一場災難。

幸好哈密國產鹽巴,巴裏坤湖就是一個巨大的鹽池。

鹽巴這東西在西域除了是一樣調味品之外,它還是一種重要的保存食物不至腐敗的物資。

於是,每年冬天,哈密城就成了一個偌大的屠宰場,風幹的,鹽巴腌漬的,熏制的,肉食混合著香料的味道能彌漫哈密城一個冬天。

這一幕被遊歷哈密國的西方學者稱之為奇跡,麻城都是肉食的場面甚至出現在他們的詩歌,和書籍裏,讓全世界的人齊齊流口水,並感慨這座城市的富裕。

作為高級食物,契丹西面的窮鬼們吃不起,興慶府裏的西夏人想吃,哈密人不給,至於西域人,他們倒是對這些美味的食物很感興趣,可惜,他們能拿來交換這些美味肉食的東西依舊是鮮肉……

於是,大宋人就成了哈密國傾銷肉食的唯一市場,整整一個冬天,運送肉食來大宋的駝隊,車隊,商隊絡繹不絕,螞蟻搬家一般的將哈密國的肉食送到大宋,然後再被大宋的屠夫們送上千家萬戶的餐桌。

今年的肉食尤其多。

屠殺了兩個親近契丹的部族,他們的牛羊自然全部成了肉食,哈密國在清鄉的時候,還摟草打兔子的搶劫了很多契丹牧人,再加上大軍出征,國內的肉食消費嚴重低下,霍賢自然就把剩余的肉食趁著冬日肉食不會腐敗的好時機,全部運到大宋換取國內需要的好東西。

趙婉一次次的將鐵喜從羊腿或者牛腿上拖下來,這孩子喜歡吃肉,雖然沒有幾顆牙,最喜歡幹的事情就是趴在堆積如山的肉食上啃咬。

鐵蛋是一個打前站的,他身後運送肉食來大宋的車隊能連接到青海。

每年這個時候,只要鐵蛋鐵大掌櫃進了東京城,就證明一年一度的肉食拍賣會將要開始了。

王柔花背著手走在摞的高高的肉山邊上,不時地讓侍從從肉山裏抽出一根羊腿,嗅嗅是不是已經變質了。

鹹肉煮在鍋裏,切好放在盤子裏自然是無上的美味,如果堆積在一起,那味道就非常的難聞,至少,趙婉已經嘔吐兩次了,如果不是有口罩這東西,她根本就沒有膽量走進這座山一樣高大的屍體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