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天縱之才(第2/2頁)

“我就知道!謝謝您!”

之後,她又急速退開,往門外奔去。

“瑪麗就在小會客室那裏等您。快點過來吧!”

夏爾被芙蘭這一出鬧得哭笑不得,只好自己起身重新把門關上,然後又坐回到座位上,重新處理起最後剩下的文件來。

把文件都處理完之後,夏爾也沒有急著下樓,而是繼續坐著,陷入了沉思。

看來,博旺男爵的計劃比想象中還要有效力。

萊奧朗侯爵小姐是典型的食利者,坐擁大筆財富,等著靠吃利息過活;而老畫家杜倫堡,是一位成名已久的藝術家,又開著高級的繪畫班,也算是收入不菲。他們都是有產者,或者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布爾喬亞。

而現在,這兩個人都身處在十分不妙的處境當中。

管中窺豹,從這兩個人目前面臨的窘境來看,可見在這種被人為掀起的狂潮之下,這兩個階層的人所受到的沖擊究竟有多大!

他們的主要儲蓄手段,一個是政府公債,一個是銀行存款。而這兩者現在都重重受創了。政府公債不用說,早就已經跌到慘撲,現在派息也成了大難題。而銀行存款……現在都已經在政府的法令之下變成了存款券。

如果堅持不賣,那麽也許終究將等到政府重新放開的那一天,但是又有誰能夠在滕高的物價和不斷惡化的經營環境之下堅持很久呢?如果在原本還有債務的情況下,那情況就更加糟糕了——政府可沒有凍結銀行的貸款,該收的照樣要收的。

最終,或遲或早的,這些有產者們不得不向現實屈服,跑到交易所裏以折價方式出售掉他們手中所持有的存款券,將他們原本的儲蓄兌換成比票面價值大大縮水了的現金。

而交易所裏大肆收購債券的銀行家們,他們的這些現金又是從哪裏來的呢?不正是原本有產者們所存在銀行裏的嗎?

這種手法,在其本質上來看,就是在用這些有產者們的存款,去交易所裏用低價購買他們手中的存款債券。也就是說,主導了這一項大計的銀行家們(比如博旺男爵)什麽都不用付出,只需要拿著別人的錢轉來轉去,就可以利用這次的風潮,輕輕松松地把中間的差價——也就是法國人民的很大一部分國民儲蓄——全部摟到手。

一場革命,其結果就是天文數字般的財富,從銀行的賬戶上落到了這些大銀行家的手中,簡直不費吹灰之力。只需要一場革命所帶來的恐慌和一個臨時政府的凍結存款法令就可以了。

而且,令人稱奇的是,這場大洗劫的責任,竟然“怪不到”這些銀行家的頭上:難道不正是革命帶來了混亂,使得人人都出現了恐慌心理嗎?難道不正是這種恐慌心理,帶來了擠兌風潮,使得一批銀行破產嗎?

被綁架的政府,在如此惡劣的形勢之下,也不得不執行這種法令(更別說他們中有些人還正是這個計劃的參與者了),以免法國本已經很脆弱的金融系統陷入到最後不可逆轉的總崩潰當中。

那麽到最後,在風潮中受損的人們,能去怪誰呢?

恐怕也只能怪革命,也只能怪那些在街壘中推翻了舊王朝,給全國帶來了“恐怖混亂”的人們吧……

對於這種天才般的設計和構思,在得知其全貌之後,夏爾在感到震驚和恐慌之余,也只能對博旺男爵等人的膽量、氣魄和智謀致以他發自內心的敬意。

即使是在人才輩出精英薈萃的21世紀,這種通過洗劫一個國家撈大錢的手法,又有多少人能夠玩出來!無論任何時代,能夠靠自己的本事爬到人上人位置的人,都絕對是一時英傑,他再次痛切地感受到了這個道理。

這是確實是一個英傑輩出的時代。

好在,憑借後面一個半世紀的知識和眼界,他也有膽量和這些英傑們正面相搏,在好好地經過了二十年的熏陶之後,他絕不認為自己會遜於其中任何一人。

至少他是這麽自信的。

而這種自信,最初卻需要從和他們合作開始。命運,就是如此詭譎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