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皇儲(第2/3頁)

“我們現在還沒有精力去管他們。”沉默了片刻之後,青年人給出了自己的回答。“我們得把自己家裏的家務事先料理完。此刻我們先要將各處的亂賊一一平定,然後才能去管外面的事。”

“殿下,德意志的事就是您的家務事!就算神聖羅馬帝國已經不復存在,奧地利帝國也必須在德意志境內說一不二,決不能放棄它的應有地位!”費利克斯·施瓦岑貝格嚴肅地告誡這個年輕人,“如果我們放棄了德意志,那麽帝國就什麽都不是了……”

聽到了這位大臣滔滔不絕的新一輪諄諄告誡之後,皇儲殿下本能地就感到一陣厭煩,但是只能無可奈何地繼續聽了下去。

“雖然帝國之前曾面臨著莫大的危機,但是我們終究已經挺過來了,帝國軍隊已經調集完畢,很快您就可以重新肅清帝國的首都。而溫迪施格雷茨親王,和馮·海瑙男爵他們將會為您平定整個波西米亞和匈牙利,就算那裏還有一些死硬的抵抗分子,終究也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他們活不長的。為君者必須高瞻遠矚,您不應該只執著於眼前的禍端……”

【指溫迪施格雷茨親王阿爾弗雷德·坎迪杜斯·溫迪施格雷茨,(Alfred Candidus zu Windisch Graetz,1787-1862),此人也是波西米亞貴族,家族為哈布斯堡皇室效力,從1804年開始即加入到帝國軍隊當中,參加了後來的歷次反法同盟戰爭以及萊比錫戰役。

1848年3月,他參與鎮壓維也納暴亂,1848年6月波西米亞地區發生暴亂,親王夫人被流彈所殺,親王遂帶兵血腥鎮壓了暴亂,宣布整個波西米亞戒嚴。他被一些自由派團體稱為“布拉格的劊子手”,1848年10月被晉封為帝國元帥。

和朱利葉斯·雅各布·馮·海瑙,(Julius Jacob von Haynau,1786-1853),德意志黑森選帝侯的私生子,早年即加入了哈布斯堡帝國軍隊,參加了整個拿破侖戰爭。

在1848年暴亂中,作為帝國軍隊的將領,參與到了鎮壓匈牙利和意大利暴亂的行動中,以堅決和殘忍著稱。因為被稱作“阿拉德劊子手”、“布雷西亞的鬣狗”。

隨後,作為占領軍司令,海瑙指揮的奧地利軍隊鎮壓了堅持反抗的匈牙利所有愛國組織,並進行了殘酷的報復。13名匈牙利將軍被絞死,數千名平民百姓亦遭殺害,或被投入監獄。

因為作戰有功,馮·海瑙在早年被封為帝國男爵。】

“俄國人已經決定出兵了嗎?”皇儲殿下突然問。

他突然打斷對方的話,部分是因為他真的關心俄國人對他的幫助,部分也正是為了打斷施瓦岑貝格這種老師式的長篇大論。

“是的,沙皇陛下已經決定出兵匈牙利幫助我們解決那裏的叛賊,足足15萬之眾!”施瓦岑貝格馬上回答,“有了這樣一支大軍的幫助,我們很快就能把那些叛賊蕩平!”

聽到這句話後,皇儲的眼中掠過了一道喜色,然後又突然被某種焦慮所替代了。

“我們已經淪落到了需要從外國借兵來剿滅叛亂的地步了嗎?”他輕輕嘆了口氣。

“殿下,您不用太過於擔心。這只是形勢所需而已,只要渡過了難關,以您的智慧和才華,我們能夠讓國家在短時間內恢復過來,重新取回它應得的位置……”親王馬上安慰皇儲起來,“俄國人雖然幫助了我們,但是他們肯定是有他們自己的圖謀,我們絕不能完全依賴他們。”

“是的,我們不能太過於依賴他們。”皇儲輕輕點了點頭,小聲重復了一遍親王的話。

和之前以及未來一樣,此時奧地利帝國的統治者們,一面敬畏於俄國人的實力,一面又警惕於他們的野心,同時又深怕俄國人搶走他們所覬覦的巴爾幹。他們不敢獨力對抗俄國人,但是得到了足夠有力的後盾之後,上帝才知道他們能夠幹出什麽來……

“暴民,普魯士人,俄國人,我們面前的麻煩事還真是多啊。”再次沉默了片刻之後,一想到內憂外患、如今正面臨著莫大危機的帝國,皇儲殿下不禁憂心忡忡地苦笑了一下。他現在所面臨的如此糟糕的內外形勢,又怎麽能不讓一個十八歲的年輕人心頭發愁呢?

“但我們一定能夠克服這些困難。”施瓦岑貝格親王堅定地看著皇儲殿下,“之前數百年,您的帝國都在無數危機中安然無恙地挺了過來,每次它都面對著看似不可動搖的敵人,結果每次它的敵人都比帝國先躺下來。尼德蘭人是如此,波旁家族是如此,就算拿破侖也是如此!

接下來我們肯定也能在上帝的庇佑之下繼續堅持下去。您只需要堅定,堅定!作為帝國未來的皇帝,只要您能夠在這些狂潮中保持堅定,帝國就能克服一切困難。拿破侖的時代,您的先祖們所面臨的情況要比現在糟糕得多!結果拿破侖現在已經消失不見,而您的帝國卻仍舊屹立不倒,殿下,請記住我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