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陸軍(第3/4頁)

“伽利略論證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之前,很多人也同您一樣的想法。”感受到了對方暗藏的譏刺之後,夏爾不冷不淡地回敬了一句。

“哦?那您就說說看吧,我倒要看看您怎麽能把普魯士人捧上天!嚯,普魯士……”上校也有些不高興了,“我們的前輩見過他們,是的,就是拿破侖皇帝和您的爺爺,他們在耶拿,只花了兩天功夫就把他們打得滿地找牙……難道您忘了您爺爺當時的榮光了嗎?”

“我並沒有忘記,先生。正因為我沒有忘記,所以我才更加珍惜這種榮光,生怕它稍有缺損。而這就需要我們付出比平常更大的努力。”

“那不就結了?您不是軍官,甚至一天的兵都沒有當過,對軍隊的事務如果質疑過多,恐怕不會讓人信服吧?”帶著一抹哂笑,康羅貝爾上校慢悠悠地回答,“陸軍的事情,陸軍自然可以自行處理好,您放心吧,它比法國任何一個機構都更加可靠,也更加強大。”

內行人碰到外行人在自己的本行大放厥詞的時候,一般都會難免露出這種笑容的。

“可是,恕我直言,我們不能對已經擺在面前的危機視而不見,而我卻感覺整個軍隊都沒有那種危機感,更沒有進行足夠的改革的那種緊迫感。”在對方的嘲諷面前,夏爾仍舊保持著鎮定。“這不是我們閉上眼睛就可以當做不存在的事情,而是切切實實的危機。”

“那麽,難道您還有什麽秘密渠道嗎?我認為對歐洲各國的陸軍力量,陸軍本身要比您了解得多……”上校又是一笑,好像覺得已經懶得再駁斥夏爾了一樣,“所以,您完全不必要為這些事務煩擾,安心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可以了。”

“我沒有什麽秘密渠道,也不需要什麽秘密渠道,先生。”夏爾回答,“哪怕只是閱讀公開的文件和信息,我們都可以發現出問題來。”

他再次把手放到了桌子上,然後繼續說了下去。

“普魯士每年大概征召5萬士兵,然後這些征召兵服役3年,再加上骨幹軍官和軍士,他們大約有接近二十萬人左右的常備軍,看上去這並不是什麽值得擔心的數目,甚至不及我們的一半……”夏爾突然話鋒一轉,“但是,仔細思考的話,我們就可以發現問題了。這些士兵退役之後,要服7年的後備役。也就是說,他們保持著接近40萬人的後備役,都是接受了嚴格軍事訓練青壯年,而且這些後備役部隊都是嚴格被登記在冊的,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很快再征召,再配合原本就有的軍官和軍士,經過短時間的訓練就能夠成為有戰鬥力的部隊。也就是說,在實際上,普魯士能夠在極短時間內拿出接近60萬人的陸軍,和我們的整個陸軍規模都差不多。先生,這都是明明白白地寫在公文,寫在報紙裏的,難道我需要什麽秘密渠道才能知道嗎?”

夏爾的回答,讓上校一陣語塞。

還沒有等他想好怎麽回答,夏爾繼續又說了下去。

“如果只是這樣,我們大概還可以寬心一點,因為普魯士軍隊的質量不及我們,同等規模的話,我們是可以打贏普魯士的。可是,還有更多更讓人憂慮的地方——普魯士的兵役法是從20到40歲為止的,也就是說繼續經過了7年的預備役生涯,一個男子還是有可能被征召,每一年他們都有5萬多人受過訓練,20到40歲之間就有100多萬人,100多萬人,先生!”

“這不可能完全做到,只是個理論數字而已。”上校額頭上起了一些皺紋,“征召部隊不會有那麽順利。”

“當然,考慮到各種意外情況,征召預備部隊不會有那麽順利,但是即使打個折扣,他們也能夠搜刮到六七十萬人吧?加上常備軍的二十幾萬,就有接近一百萬人了。而我們的兵役制度卻無法讓我們辦到這一點。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在幾個月時間內只能倉促征召十幾二十萬人,就算我們趕忙把殖民地的軍隊調回來,大概也就是六七十萬部隊的樣子。

您認為法國部隊強於普魯士部隊,我相信,但是如果面對無法逆轉的人數劣勢呢?這種質量優勢能夠彌補嗎?恐怕不行吧。

也就是說,如果五十萬對五十萬,我們能夠打贏,但是如果是六十萬面對八十萬甚至一百萬,那麽我們不大可能期待能夠擊敗普魯士,是吧?——難道我們還要對這種嚴峻的現實抱著視而不見的態度嗎?!”

是的,問題一直都很明顯,都擺在那裏,但是所有人都視而不見,都不當做一回事,直到那一年的到來,然後一切都完了。

“這……可是……”上校想要辯駁,但是一下子沒有想好說什麽。

“先生,您說得對,我沒有扛過槍,也沒有當過兵,所以也許我對軍隊的戰鬥力和戰鬥方式沒有多少常識……”夏爾冷靜地笑著,繼續說了下去,“但是,至少我不蠢,我會做算術題。普魯士只有不到兩千萬人口,但是能夠在必要的時刻,在一定的時間內,拿出接近一百萬經過一定訓練的士兵——雖然這種情況肯定很罕見,但是他們終究能夠辦到。然而,超過三千萬人的法國卻做不到這一點,先生,這豈不是咄咄怪事?在這種令人氣餒的現實面前,難道我們還能厚著臉皮說是世界最強陸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