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外交危機(第2/7頁)

就這樣,奧地利支持黑森選帝侯,普魯士支持黑森議會,德意志的兩個巨人開始了正面的碰撞,兩國間不僅外交口水戰頻繁,連軍隊都已經開始了初步的調動,大有沖突一觸即發之勢。

當然,普魯士支持黑森議會,不是想要為了保衛黑森的自由主義憲法,事實上他們比誰都痛恨所謂的自由主義。之所以這麽幹只是為了削弱奧地利在德意志的影響而已。於是,黑森憲法就成了奧地利和普魯士之間鬥爭的口號。

“現在事態日益危急。”看著遠方的水霧,路易·波拿巴平淡地說,“據剛剛收到的消息,奧地利軍隊已經和普魯士軍隊在黑森邊境各自集結了。面對這麽嚴峻的形勢,他們開始不得不思考最糟糕的情況,於是向歐洲各個主要大國探詢態度也就不足為奇了。”

雖然口稱局勢緊張,但是夏爾看得出來路易·波拿巴現在很高興——還有什麽比鄰居倒黴更讓人開心的事情嗎?

當然,他更加高興的是,在默默無聞了數十年之後,終於……終於他走到了個人意見可以影響到整個歐洲局勢的地步,雖然現在還只是開始而已。

“那您打算如何處理呢?”夏爾低聲問。

“我會鼓勵普魯士,會支持他們繼續和奧地利較勁兒。”路易·波拿巴想也不想地回答,“如果能夠打起來就更好了,他們要是打個兩敗俱傷,我們以後行事就方便多了。”

“您要支持普魯士?”夏爾的手微微顫了一下,還好沒有讓雨滴砸到對方。

“是的,我們需要削弱奧地利,普魯士如果能起到作用,那麽支持一下也無妨。不過……”未來的皇帝搖了搖頭,好像十分惋惜似的,“我們現在在歐洲投不下多大的賭注,現在國內還有一大攤子事等著我們解決。所以我只能口頭慫恿而已,真希望我的話能夠給他們以信心!”

可是他們並沒有打起來。

雖然有路易·波拿巴的慫恿,但是普魯士人現在還不敢冒險攤牌,因為奧地利還貌似很強大,因為等下俄國會表示對奧地利的支持。

按照歷史,普魯士人會在壓力面前最終選擇退縮和屈服,普魯士首相奧托·馮·曼陀菲爾於1850年11月29日在奧洛穆茨會晤了奧地利首相施瓦岑貝格公爵,向他屈膝求和,在有關議會、黑森·加塞爾和什列斯維希·霍爾施坦的所有問題上完全放棄了普魯士實行獨立自主政策的一切要求。普魯士時放棄了自己組織北部邦聯的計劃,重新加入到了法蘭克福的帝國議會當中。黑森危機被以普魯士出賣了自己的支持者的方式解決了。

直到1866年,已經羽翼豐滿的普魯士,才最終和奧地利就德意志的主宰地位攤牌了,然後他們在七個星期內打垮了奧地利帝國,得到了他們想要的一切。然後將整個黑森選帝侯的領地給吞並了。那時候黑森人再也不用擔心什麽憲法危機,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黑森憲法了。

“正如您所說的那樣,我們需要德意志人彼此廝殺,但是我個人覺得普魯士人不會因為您的鼓勵而動手,而奧地利卻會對您的態度懷恨在心,這對我國的外交並不是什麽”夏爾暫時放棄了對歷史的回憶,小心翼翼地說了起來,“因此,我認為我們沒有必要同奧地利人過於交惡……”

“哦,我會注意尺度的,不會讓維也納的大人們神經過於緊張。”路易·波拿巴滿不在乎地揮了揮手,“不過,我們也該刺激刺激他們,讓他們知道波拿巴家族終究不是好惹的。我就不喜歡那群破落舊貴族的高傲模樣!”

“如果刺激過頭的話,我們可能會失去同奧地利結成友誼的希望……”硬下心來,夏爾再度說了一句。

“那又怎麽樣?誰怕他們呢?”路易·波拿巴直接打斷了夏爾的話,“我的伯父從來都是摁著奧地利人狠揍的,那時他吉星高照,等到他娶了個奧地利女人之後,他就厄運連連!同奧地利人交好到底有什麽意義呢?哈布斯堡只配被我們拿著馬鞭狠狠地抽打幾下,直到那時候我們才有友誼可言!”

總統先生難得的疾言厲色,讓夏爾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所以他只好選擇了沉默。看來,勸他在奧地利問題上保持平和的理智確實有些艱難。

因為早年在意大利的經歷,路易·波拿巴十分討厭奧地利人,他的哥哥甚至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為奧地利人而死的;後來他發跡了,成為了法國皇帝,但是哈布斯堡皇室仍舊很看不起他,不肯給他以足夠的尊重,於是這種憎恨又加上了一倍。

在這種憎恨心理的驅使下,他同奧地利一直關系就不好。最終在1859年同奧地利帝國走向了戰爭,他同撒丁王國結盟,出兵意大利攻擊奧地利人,在付出了6萬士兵傷亡的代價之後,卻幾乎沒有得到任何好處,白白使得撒丁王國取得了除威尼斯之外的北意大利全部土地,同時讓奧地利人被削弱並且走向1866年的大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