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教育(第3/4頁)

“能夠達成心願,他當然會滿足了。”夏爾低聲回答,“說到底,他們只要法國能夠重回到舊有的秩序上面,倒也不是特別在乎誰呆在王位上……”

夏爾有意在‘倒也不是特別在乎誰呆在王位上’上面加重了音,因為顯然這樣能夠討路易·波拿巴的歡心。

“真可惜,我卻沒有想要完全滿足他們。”路易·波拿巴突然冷笑了起來,然後拿起手杖,對著虛空輕輕揮舞了幾下,“不用我說,你也知道如今時代大不相同,只靠宗教來愚弄人民是毫無意義的。”

“也就是說您不是認真的?”

“我是認真地打算推行這項法令的,但是我當然不會讓這些無聊的天主教士來掌控教育了,這只是用來裝點門面的而已。”路易·波拿巴低聲回答,“因為這從根本上不符合我們的理念和計劃。”

“……您這樣說的話……”

“難道不是嗎,夏爾?”路易·波拿巴擡頭看著遠方,“我要把這個國家建設成一個工業和商業強國,你要建設一個龐大的鐵路網,我們還想要一支龐大的軍隊,這些東西哪樣也不是天主和教會能夠帶給我們的!我們需要的是成千上萬受過教育的官吏和軍官,還有工程師,而不是被教士們洗得頭腦空空的白癡!”

“我認為您說得完全正確。”夏爾馬上回答。

“是的,我就知道。”路易·波拿巴點了點頭,“我們的想法總是很一致。”

然後,他們發現自己已經來到了馬車所等候的地方。

“夏爾,你不回去嗎?”

“……我先不回去了,今晚我還沒有在這裏好好吃晚飯呢,畢竟是親戚家嘛。”夏爾微笑著回答。

“哦,這樣也好。”路易·波拿巴點了點頭,然後直接走上了車廂。

末了,他好像突然想起了什麽似的,突然又從車廂門探出了頭來。“夏爾,你和你的親戚們不一樣,不要把自己降低到政治掮客的等級上,你的前途要比那個遠大得多!”

“我當然不會了,先生,我說過的,我將忠誠於您。”夏爾躬身回答。

“很好。”路易·波拿巴點了點頭,然後回到了車廂之內,然後馬車直接啟動,載著總統向愛麗舍宮疾馳。

夏爾看著遠馳的馬車,心裏卻突然充滿了一種別樣的思緒。

他在回味著路易·波拿巴剛才說的話。

毫無疑問,他說得沒錯,一個國家要向進行工業化,就不能把自己的教育沉溺在舊日的愚昧當中,而是需要掌握大量專門知識的人才——這就需要一個行之有效的教育體系。

隨著受到教育的人口越來越多,就有越來越多的人力資源可以投入到工業化生產當中,然後讓工業社會創造出之前幾千年都無法比擬的社會財富。

除了知識之外,教育體系的另一個產品是階級流動性,畢竟除了急速的暴力革命之外,最能夠使下層的人擺脫貧窮命運的就是知識了。

可是當一個國家的工業化完成之後呢?當這個國家的社會財富不再急速擴張之後,還需要這麽有效的教育體系嗎?或者說,還需要那麽多擁有大量知識又雄心勃勃打算上升的年輕人,來和精英階級來爭搶資源嗎?

顯然是不需要的。

於是,在各個已經進入到了後工業化時代的發達國家內,教育體系又不可避免地向寬松化挺進,以“興趣教學”、“激勵教學”的名義,讓盡可能多的年輕人沉溺在年少時的玩樂當中,盡可能地讓他們長大之後當一個消費者,以“微小而確定的幸福”來沾沾自喜。

認為寬松教育能夠“激發孩子的創造力,讓孩子的思維更活躍,學習更加有效率”的觀點,完全是可笑之極的。人的懶惰是天性,更別說是沒有自控力的孩子了,如果學校提供的教育十分寬松,那麽有動力去主動努力學習的人往往是鳳毛麟角,大部分只可能是在玩樂中安享自己的青春,根本不會有什麽自我探索的想法。

可是,即使邏輯如此荒謬,寬松教育卻並不被人們所反對,哪怕是下層階級。因為寬松和舒適讓所有人都開心——它很順孩子的心,甚至連家長也十分開心。於是在人們歡呼聲當中,教育越來越寬松,能夠通過教育上升階層的人也就越來越少,大部分人在青少年時代當中迷失在了舒適和享樂當中,然後溺死在溫吞水一般的社會當中——當然,這或許是一種幸福也說不定吧。

關於寬松教育,日本倒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自從昭和時代的工業化階段結束,進入平成時代之後,在日本社會當中寬松教育越來越成為主流呼聲,但是有趣的是,社會上越是鼓吹寬松教育,那些官僚、政治家和富豪就越是將子弟送進那些以管理嚴格著稱的私立和公立精英學校裏面,以升入好大學為最終目標,接受十分嚴格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