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和解與通牒(第2/3頁)

夏爾一邊說,一邊注視著弗朗茨·約瑟夫陛下的臉,冷靜而又自信,“所以,我們認為,您盡快表態是最好的解決辦法,無疑您因此會失去俄國人的友誼,但是您可以得到我們的尊重,得到兩國人民的尊重,您可以從英法兩國得到友誼,這種友誼我認為比俄國人的友誼要更加珍貴,畢竟俄國人只能給別人殘殺、災厄、恐怖和鮮血,而這兩個國家可以給您繁榮一個國家所需要的全部條件。”

把瞞著他進行這樣的勾當說成是為了他好,這當然不容易,不過夏爾本來就沒打算要讓對方心悅誠服,他只要對方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就行了。

“我可以告訴俄國人,我們會繼續保持原本的中立政策,不會參與到和他們為敵的行列當中來。”皇帝陛下仍舊十分硬氣地回答,但是馬上就松了口風,“不過,我也確實十分期待能夠得到英法兩國人民的友誼——奧地利願意等待和平,並且和任何一個友好國家的人民共同建設這種和平。”

“您可以跟俄國人說任何事情,這是您的權利,我們是絕對不能幹涉的。”夏爾卻毫不留情面,“但是,事到如今您應該已經發現了,您是沒有辦法取悅所有人的,您已經必須選上一邊了。如果您繼續堅持原本的做法,那麽我們兩個國家絕對不會欣賞這種舉動,因為他們已經因為您的訪問而深信您是站在我們一邊的了,而這麽做有任何好處嗎?您中立是在幫俄國人,可是俄國人肯定會氣惱您的中立,到頭來他們還是會恨您,這種中立能夠讓您得到什麽?您難道還看不到了,現在實際上奧地利已經沒有多少路可走了,而我是最能夠幫助奧地利的人之一!”

這些話毫不留情面,幾乎可以算是當面斥責皇帝陛下妄圖左右逢源的想法,而弗朗茨·約瑟夫皇帝則眉頭緊皺,郁悶而且痛苦。

誠然如同夏爾所言,他確實可以跟俄國人說明真相,同時說明自己毫無惡意,可是這又有什麽意義?事情已經走到這個地步了,俄國人再怎麽也不會喜歡自己作壁上觀的盤算。而且英法兩國也會惱怒自己的反復無常。

既然如此,那還不如幹脆直接選邊站,不管怎麽說,同英法做朋友總比同俄國人做朋友要讓人舒心得多,至於俄國人在1848年拯救他的帝國的恩德……如果不忘恩負義的話還當什麽皇帝?

仔細權衡考慮之後,弗朗茨·約瑟夫陛下終於判斷了現狀,然後不得不承認他現在確實沒有多少路可以走了。

然而,他唯獨不想在這個年輕人面前服軟。

“謝謝您的提醒,奧地利會根據自己的利益做出選擇,並且對每個國家繼續抱有善意。”他冷冷地對夏爾說。

說完之後,他馬上站了起來打算離開,因為在這裏多呆一秒鐘,都讓他感到難受。

“陛下,請您無論如何都不要將我們的善意拋開。”然而,就在他即將離開的時候,夏爾卻再度開口了,“我剛剛已經說過了,俄國人只能給您恐怖,而法國人卻能夠給您其他東西,尤其是能夠幫助您使得國家繁榮昌盛。如今什麽能夠讓一個國家繁榮起來呢?當然是工業和商業,而法國人可以跟您提供資本和技術,讓您的國家盡快發展起工業和商業,您看這能夠讓您忘記怒火嗎?”

這個問題,讓皇帝陛下停下了腳步。

如今工業化已經在整個歐洲大陸方興未艾,歐洲各國都看到了發展工業商業所能集聚的財富,雖然對所謂工業化,對弗朗茨·約瑟夫,乃至於他身邊那些親信的貴族集團來說都是一個十分模糊的概念,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希望發展工商業。

然而有些事情不是想要就能夠得到的。想要發展工業,人力,資源,市場,資本,技術等等要素都不可或缺,前面三樣要素奧地利還可以說並不缺乏,後面兩項卻都頗為薄弱,雖然已經開始了初步的工業化進程,但是進展卻頗為緩慢。

而這兩項要素,英法兩國卻都有。

如果他們肯慷慨地提供某種幫助的話……那至少今天所受到的屈辱就不算什麽了。

皇帝陛下驚疑不定地看著夏爾,弄不清楚這是他個人的想法,還是在代表法蘭西帝國的皇帝。

“因為我的職務關系,我認識不少實業家,也認識不少法國的銀行家,他們有些得到了我的恩惠,有些人則十分欣賞您,所以他們很願意為兩國的友誼奔走,讓您能夠盡快讓國家走向繁榮昌盛。”夏爾重新笑了起來,不過這時候語氣裏就沒有剛才那種尖刻了,“陛下,我請求您不要讓我們的好意落空……”

皇帝陛下原本嚴峻的表情慢慢地松懈了下來,他猶豫了一下,仿佛想要在顏面和實惠當中做出一個選擇,但是他很快就重新走回到了原本的座位上,然後坐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