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唇槍舌劍(第2/3頁)

“我也同意您所說的,夏爾。在您的爺爺的帶領下,英法聯軍確實取得了多次勝利,並且將俄國人驅趕到了要塞裏面……”理查德也點了點頭,但又似乎有些針鋒相對,“但是,即使如此,俄國人的主力還在,他們的戰鬥意志也還在,那座要塞一直都在頑強抵抗,並且挫敗了聯軍的多次攻勢,我想,任何一個軍事家都會認為戰爭還沒有勝負分明。”

“您找的軍事家也太不專業了!”夏爾突然大笑了起來,“我們千裏迢迢跑到克裏米亞,並且壓著俄國人打,一路節節勝利,分割包圍了俄軍,並且還在一直加強我們的前線力量……結果您的專家還在說勝負未明?不,我想,任何有洞察力的觀察家們,都會承認勝負已經分明了,俄國人求和只是時間問題而已,而我……我過去有一項任務,就是聽取俄國人的求和意見,不管您信不信,反正我是相信他們一定會求和的。”

夏爾的嘲笑,惹起了理查德的些許不快,確實,沒有外交官希望一個別國大臣在自己面前耀武揚威,炫耀勝利,可是他心裏知道,對方說的話大部分也算是有根有據,所以反而很難去反駁掉。

但是,為了自己的國家,為了陛下賦予的任務,他覺得自己不能夠在一開始就完全失去主動。

“俄國人秉性頑強,哪怕形勢絕望也會拼死抵抗,更何況現在還沒有絕望。”他平靜地回答,“也許他們會求和,但是他們絕對不會做出過大的讓步,更加不會在完全失敗之前乞降。而您這邊呢?我不否認現在確實是握有優勢,也不否認英法聯盟實力雄厚,但是聯盟畢竟是聯盟,各個國家之前都會有不同的心思,時間延續下去的話,遲早會因為意見不統一而產生分歧……”

“您這麽說就是小看英國人了,英國雖然平時亂糟糟的,但是在關鍵時刻他們總能同仇敵愾。”夏爾的臉上還是鎮定的笑容,“英國議會很混亂,但是他們在重大問題上卻十分一致,而對俄國的戰爭正是這樣的問題……在獲得全勝之前,英國人是不會畏縮的,因為這就是他們的目標。當年他們可以以百折不撓的精神去和法國作戰,如今自然也可以以同樣的堅韌來贏得對俄國的勝利。更何況,英國人也已經跟所有人承諾了,他們不會在俄國人同意他們的條件之前收兵,難道這還不夠傲慢?”

因為沒有大多數波拿巴黨人的心結,所以夏爾吹起英國來竟然是毫無顧忌,不過也有十足的說服力,畢竟在這個年代,英國的強大和英國人的堅韌是每個人都不會去懷疑的。

正當理查德還在思索的時候,夏爾繼續說了下去,“不光是英國人不會退縮,土耳其人呢?他們是和俄國人世代的死仇,又有我們的鼎力支持,他們有什麽理由退縮?而撒丁王國呢?他們現在十分仰賴法國的支持,並且對一直破壞歐洲公義的俄羅斯人義憤填膺,他們又怎麽會退縮?理查德,您看,我們的朋友會越來越多,那些原本受盡俄國欺壓但是迫於俄國人淫威不敢起來反抗的國家,現在都會一一站起來,受到我們的鼓舞和幫助,勇敢地反對兇暴的俄國,他們的努力必須得到應有的報償,不是嗎?”

在夏爾夾槍帶棒的言辭之下,理查德臉色變得難看了。

這種不安,倒不是因為夏爾在大肆吹噓英法聯盟的團結,而是夏爾提到了另外一個令奧地利人憂慮的國家——撒丁王國。

在1815年的維也納和會當中,梅特涅親王為首的奧地利外交官們所最為憂慮的就是如何限制法國,讓奧地利得以擺脫這個三百年來一直都在不停地和奧地利人交戰的國家所帶來的夢魘。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他們舍棄了比利時,也舍棄了萊茵河沿岸的領土,將它交給了普魯士,讓普魯士變成了德意志和整個歐洲的看門犬,扼守著法國人東進的大門;而為了保衛自己的北意大利領地,他們還特意將熱那亞、皮埃蒙特等大片領土交給了撒丁王國,讓這個王國成為了隔開法國和奧地利的緩沖國。

這樣的安排,以當時的標準來看足以讓奧地利高枕無憂,而且也確實讓奧法兩國和平了數十年,然而時移世易,到了現在,這個曾經的屏障卻又變成了奧地利人煩惱的源泉之一。

在戰爭結束後,法蘭西所傳遞出來的民族主義思想也在意大利生了根,而撒丁王國慢慢地成為了意大利民族主義者們的旗幟和精神所在,並且這個王國也樂於利用這股思潮來為自己擴張勢力的圖謀做鋪墊,因而最後他們結合在了一起。

而不久之前出任撒丁首相的加富爾伯爵正是這股民族勢力和王國勢力合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個熱忱的民族主義者,同時也是個野心勃勃的陰謀家,一心想要靠撒丁王國來使得意大利統一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