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總攻(第2/3頁)

為了最大程度地削弱敵軍的防禦能力,法軍的計劃當中,將會進行長達幾個小時的炮擊。不絕於耳的轟鳴聲仿佛持續了一個世紀,攻城的軍隊不計成本地炮擊著對面的要塞,原本巍峨屹立在敵人面前的要塞就成為了一個淒慘的受害者,在如此猛烈的炮擊幾乎被轟擊得面目全非。

已經被擠壓在一個狹小的地帶當中的俄國守軍,此時將會面臨比之前幾次攻勢更加可怕難熬的考驗。在猛烈的炮擊之下,他們原本精心修建和維護的工事有許多瞬間就變成了淒慘的廢墟,到處都是轟然倒落的石塊,灰塵構成的濃煙很快就升騰到了半空之中,並且籠罩住了整個要塞。

在重炮的轟擊之下,大地搖搖晃晃,整個要塞已經是岌岌可危。

在前沿的陣地當中,夏爾心驚膽戰而又欣喜地看著面前由炮火造成的慘狀。對他來說,炮擊的效果越是清晰明顯,就越是證明他的工作卓有成效,也越是證明他離勝利有多麽近。

而這種毀滅性的炮火轟擊,也莫名地讓他生起了一股奇怪的思緒。

在原本的世界線上面,1942年的時候,當時有另外一支外國軍隊踏上了克裏米亞半島的土地,這支軍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並且已經在之前短短幾年時間裏面就征服了幾乎整個歐洲大陸的土地,而在征服了西歐和北歐之後,他們將鐵蹄伸向了蘇聯,並且以當時有史以來最為龐大的軍隊規模向蘇聯發動了進攻。

在納粹德國的兵鋒之下,位於內陸的克裏米亞半島很快也面臨了戰火的侵襲,而當時統帥著這一路德軍的,正是曼施坦因將軍。在那一年,當時的蘇聯守軍以莫大的英勇和入侵的德軍相抗衡,然而他們最終還是節節敗退,一路蘇軍退縮到了塞瓦斯托波爾要塞之內。

依靠著這座堅固的要塞,蘇軍挫敗了德軍的幾次進攻,而最終,在希特勒的支持下,曼施坦因元帥集中了大量的重炮來圍攻這座要塞,甚至還調集了當時世界上最為龐大的大炮——800毫米口徑的古斯塔夫巨炮。而這門巨炮也不負重望,在加入圍攻之後就得到了巨大的戰果,蘇聯人精心修建的防禦工事竟然對它毫無作用。

在這些重炮的轟擊下,原本堅固的要塞終於被攻破了,雖然守軍依舊英勇抵抗,但是在優勢的德軍面前,沒有要塞可以依托的他們最終還是失敗了,德軍得以就此肅清了整個克裏米亞半島,而曼施坦因將軍也因為征服克裏米亞的功績而被希特勒封為元帥,走上了軍事生涯的巔峰。

隨著自己的穿越,那條世界線已經被擾亂和改動,而他卻提前預演了這麽一幕,這讓他有些百感交集。

雖然這個年代的大炮和炮火不可能如同20世紀中葉那麽犀利和恐怖,但是現在的要塞也不可能有那時候堅固,所以守軍依舊只能面臨同樣的命運。

他十分欽佩這些守軍的英勇精神,但是在戰爭當中僅僅靠著英勇和熱血是無法戰勝鋼鐵的,意志雖然重要,但是物質才能決定一切。

正如夏爾所見證的那樣,這麽多重炮的轟擊,很快就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烈焰席卷了整個燃燒,到處都是散落的巨大石塊,如同被巨人狠命撕扯過一樣。

同時,由於俄軍的陣地已經大為縮小,所以甚至有些炮彈還直接飛越到了港灣當中,轟起了大片的水花,讓霧氣也隨著煙塵開始彌漫。

雖然各處都是濃煙滾滾,而且到處都有灰塵和泥土阻礙視線,但是看到此情此景,不光是夏爾,就連其他所有人也都深信,他們已經將這座要塞壓服在地了。

幾個小時的炮擊幾乎就像一個世紀那麽漫長,這場規模宏大的炮擊到了接近中午的時候才開始漸漸停歇,然而這並沒有意味著戰事的結束,相反,這只是為這場攻勢揭開了一個宏大的序幕。

大量已經集結好了的法軍官兵們,在軍官們的催動之下開始如同潮水般向要塞湧了過去,因為之前的猛烈炮擊,所以他們的耳朵現在都有些失聰,所以他們現在的呼喊聲變得格外的響亮,有些人甚至還有些魂不守舍,只是紅著眼睛跟著大部隊往前沖。

作為第一批的強攻部隊的指揮官,勒弗萊爾·呂西安拿著軍刀,跟在了他的部下們後面,一起向要塞沖了過去。

作為特雷維爾元帥所青睞的主力部隊之一,他從頭到尾都見證了這場戰爭,並且在幾次會戰當中,他的部隊蒙受了巨大損失,雖然後方一直都有新兵補充,但是這對他的部隊的戰鬥力不可能不帶來負面的影響。不過,本著對軍人天職的尊重,他依舊不折不扣地執行著上面的計劃,沒有因為部隊的損失而推卸責任,而是身先士卒,帶領著自己的部下們向前強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