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三章 一擔幹魚(第2/3頁)

喬明堂道:“西梁騎兵卻是驍勇,但是他們也只能在平原逞逞威風,攻城略地,只有騎兵驍勇可不成。”

“不錯。”徐從陽道:“肖天問或許也是明白這一點,知道西谷關難以攻克,就算真的被他們攻克西谷關,西梁人也必定損失慘重,所以這才將主意打到了趙廣慶的頭上。”

“趙廣慶有西梁人在背後暗中支持,暗中蓄謀造反,等他準備妥當,肖天問發動攻擊,余老將軍在前與西梁軍大戰,這趙廣慶卻趁機在通州造反……!”說到這裏,喬明堂額頭冒出冷汗:“通州一旦動亂,非但糧道被斷,更重要的是余老將軍腹背受敵,軍心渙散……西梁人有趙廣慶作為內應,西谷關還真是危矣!”

一想到那樣的形勢差點出現,喬明堂心裏還是有一陣後怕。

真要出現那般情景,就算朝中有人力保,但是皇帝陛下盛怒之下,喬明堂這顆腦袋恐怕也是很難保住了。

徐從陽道:“如今想來,還倒真是幸虧那些亂匪前來劫法場,否則還未必能將趙廣慶這條大魚揪出來,此人埋藏的如此之深,連老夫也從未察覺他會有問題。”

喬明堂微一沉吟,問道:“大學士,西梁肖天問策反,固然大有可能,但是……是否也有可能與天門道有關?”

徐從陽想了想,搖頭道:“雖說並非沒有可能,但是天門道想要收買趙廣慶,只怕還沒有那等資格。”

“哦?”

“能夠讓趙廣慶鋌而走險,無論是誰,許諾給趙廣慶的好處一定不小。”徐從陽緩緩道:“趙廣慶已經是一州知州,除非有比這更大的利益,否則趙廣慶豈會輕易被收買?”他撫著胡須,道:“天門道雖然裝神弄鬼,無非是跳梁小醜,趙廣慶不是笨人,他絕不可能放著一方大吏不做,卻去與天門道這幹跳梁小醜攪在一起。如果是這天下間還有人能拿得出足夠吸引趙廣慶的好處,恐怕也只有西梁人能夠做到。”

喬明堂聞言,點頭道:“大學士說的是。”隨即嘆了口氣,道:“趙廣慶也算是一方幹吏,頗有才幹,下官實在想不到,他竟是心智不堅,被西梁人所誘惑。”

徐從陽亦是嘆道:“他在通州多年,拋去謀反作亂,在治理地方上,還是頗有能耐的,換做其他人,通州未必能夠如此安寧。朝廷也正是因為趙廣慶治理通州的才幹,所以才將他按在通州,其實也是思量著有他鎮守通州,或能保得通州的平安。如今想來,趙廣慶或許是心中有所不甘,對朝廷生出了怨念之心,這才被西梁人有機可乘……!”搖了搖頭,道:“如此人才,卻落得如此下場,故是他的不幸,其實也是朝廷的損失啊。”

喬明堂張了張嘴,欲言又止,終究是沒有說出話來。

徐從陽微一沉吟,又道:“喬總督,趙廣慶被揪出來,是不幸中的萬幸,但是接下來通州的事情,卻還要好生謀劃一下。趙廣慶一死,再加上林冰在通州一番肅清,不少官員空缺下來,你身為西山道總督,通州的善後事宜以及新的官員選派,好要多費些心思,本官近日便會返回京城,回京之前,你斟酌一些人選出來,本官與你先行磋商一番,若是可用之才,本官回京之後,自會稟明聖上。”

喬明堂忙道:“下官領命。”想了想,又道:“此番通州平定趙廣慶謀反之事,林冰在邸報上對楚歡卻是頗有贊譽之詞,而衛天青的奏報上,也是對楚歡大為贊賞,看來楚歡此番立功不小。”

徐從陽問道:“是否就是齊王殿下指明向你索要的那個衛將?”

“正是此人。”喬明堂含笑道:“此人是青柳縣人,曾經一度失蹤好幾年,在涇河一案中,倒是他出手救了賤內。不過下官先前對此人一直多有提防,如今看來,他倒是忠心可嘉。”

“若是人才,朝廷自當擇才而用。”徐從陽也是微笑道:“齊王殿下選用此人,想來此人也有些過人之處。”

“頗有膽識。”喬明堂道:“而且行事也算謹慎。”

徐從陽道:“不單是楚歡,此番有功之人,該獎則獎,可著林冰凝定一份名單上來,該賞的重賞,該罰的也要重罰。”

……

……

通州城內,這兩天城內的氣氛十分的緊張,而且通州城四門的守衛森嚴,進出城門都是經過嚴密的檢查。

林黛兒和魯天佑入城的時候,就感到了城中充斥著一股讓人感覺到十分壓抑的氣息。

雖說如此,但是通州城的街道卻也還是頗為熱鬧,井然有序,吆喝叫賣聲依然響在大街小巷,魯天佑挑著一擔幹魚,林黛兒則是一身粗布衣裳,頭上戴著紅褐色的頭巾,兩人一邊扮作買幹魚的小商販,一面則是留意著城中的情形。

他們在城中已經待了兩三日,幾次想接近戶部司司曹桂綸的府邸,但是桂府這幾日卻是守備森嚴,時常有兵士從桂府內進進出出,想要接近,卻是極其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