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四章 通天殿(第2/2頁)

裴績道:“何止袁桐一人?通天殿兩年前便開始準備建造,主要由工部負責,據說定下了時間,三年之內,通天殿就必須完工。中間進度一度耽擱,其間有兩位工部尚書被砍了腦袋,具體負責施工的工部官員,因此事被殺的更是不在少數。這只是工程本身,朝中勸諫聖上停建通天殿的自然大有人在,或下獄或被殺的也不在少數。”說到這裏,裴績看向窗外,此時天色已經有些暗,而裴績的神情也頗為凝重,片刻之後,才輕聲道:“有人勸諫停建通天殿,那是為了帝國的前程,但是自然也少不了以此牟利之人。”

楚歡皺眉道:“裴大哥的意思,安國公……便是牟利之人?”

裴績拿起酒壺,為自己斟滿酒,淡淡道:“楚兄弟以為呢?眾所周知,聖上如今十分信賴安國公,這位安國公非但人在中書省,而且還兼管著戶部尚書之職,聖上對他的恩榮,可說是無以復加了。戶部如今最大的支出,無非兩大塊,一塊是西北戰事,另一塊便是通天殿,這安國公出身富賈之家,當年聖上起兵,他是安邑道首富,立國之後,這短短十多年,他只在京中的產業,就已經令人咋舌,你說這麽多銀子,又從何而來?朝中但有勸阻聖上停建通天殿者,自然就得罪了安國公,得罪了安國公,又能有什麽好下場?”

楚歡微微頷首,似乎明白了什麽。

“內憂外患,只盼聖上早些醒過來。”裴績端著酒杯,望著窗外,輕聲自語,隨即又搖頭,喃喃自語:“談何容易!”一仰首,將杯中酒飲盡。

……

……

楚歡回到客棧之中時,心裏多少還有些沉悶,裴績一番話說來,讓楚歡深感如今朝廷的昏聵,這樣一個朝廷,在內憂外患之中,是否還能支撐下去,是否還能讓百姓安居樂業?

這似乎並不用特意去尋找答案。

他躺在床上,微閉著眼睛,在金滿來與裴績飲了不少酒,裴績酒量很大,心情似乎也不是很好,難免多喝了不少,楚歡自然相陪,回到客棧中,那酒勁就上來,倒是覺得頭有些暈暈的。

他從床上起身來,想去找店夥計送一碗醒酒湯過來,剛打開門,卻見到一人站在面前,楚歡一怔,認出是隔壁的常易,問道:“常兄有事?”

常易依然是一副親切的笑臉,手裏拎著一只小木盒,很是細致,笑道:“兄弟現在才回來?之前來過一趟,你不在屋裏。”

楚歡道:“在客棧無聊,所以出去走了走。常兄找在下有事?”

常易將木盒子遞過來,笑道:“這是進京的時候,常某帶來的一些土特產,若不嫌棄,還請收下。”

楚歡搖頭笑道:“常兄客氣了。無功不受祿,你我萍水相逢,在下實在不敢愧領。”

常易笑道:“四海之內皆兄弟,兄弟這是見外了。對了,不知兄弟尊姓大名?”見楚歡皺眉,忙道:“冒昧動問,若是不方便,大可不必相告。”

楚歡終於道:“在下姓楚!”

“原來是楚兄弟。”常易笑道:“其實還有一件事情想要告訴楚兄弟。”

“請講!”

“下午的時候,楚兄弟不在屋中,我瞧見有一個人在楚兄門前轉悠,也不知是不是要找楚兄弟。”常易道:“我問了他一句,他也不說話,便即離開了。”

“哦?”楚歡奇道:“他如今人在哪裏?”

“這個還真不知道。”

“那常兄可記得他什麽模樣?”

常易想了想,道:“恕我直言,那人沒有胡須,倒像是……嘿嘿……!”他並沒有說下去,只是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楚歡。

楚歡立時想到孫德勝,心想難道真的如此湊巧,今日自己出去,孫德勝便過來,莫非瀛仁那邊已經有了消息?

“多謝常兄了。”楚歡拱手道,並不想與常易多言。

常易卻沒有走的意思,笑問道:“楚兄弟難道在宮中有人脈?其實常某來京,是想在京城做點小生意,但是你也知道,在京城若是沒有靠山,想要做生意那是十分困難。常某冒昧,不知楚兄弟能否代為引薦?”見楚歡皺眉,急忙道:“楚兄弟莫誤會,常某沒有別的意思,這些時日也一直想找個靠山,但是苦尋無路,若是楚兄能夠幫忙,常某一定重謝!”

楚歡凝視常易片刻,搖了搖頭,淡淡道:“實在對不住,在下初來乍到,並無人脈,恐怕是幫不上忙了。”點了點頭,也不多言,關上了房門。

常易眯起眼睛,托著那支木盒子,嘴角泛起怪異的笑容,眼眸子裏亦是閃過古怪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