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六章 畏罪自盡(第2/2頁)

他口頭上說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但是心中自然不可能真的這般想,泄露紅銀冊的秘密,是給自己在齊王那邊留一條退路,如今漢王黨勢力依然很盛,他自然還是願意留在漢王這邊,雖說漢王有倒台的可能,但是政治風雲難以預料,說不準他朝漢王能夠逢兇化吉,依然可以得登大位,那時候他依然是漢王黨的人,自然前途無量。

雖說泄露了紅銀冊的機密,但是郎毋虛卻並沒有留下其他把柄給楚歡,他心中也盤算過,便算楚歡和齊王泄露自己所為,揭發紅銀冊失竊與自己有關,他也不會承認,來個死不認賬。

他為自己前途考慮,左右搖擺,想的是左右逢源,但是一個弄不好,這左右逢源可就變成左右為難了,他自己以為自己玩的一手妙招,實際上安國公那頭和楚歡這邊,對他的心思看的滲透,卻都是虛與委蛇,另作他用。

“楚大人,漢王黨並非那麽容易對付。”郎毋虛神情凝重,語重心長道:“想要憑借一本紅銀冊便將漢王黨完全摧垮,那絕無可能。漢王黨的官員遍及朝野,實力雄厚,而且此番的紅銀冊,固然可以讓漢王黨傷筋動骨,但是卻不會對漢王本身造成威脅……我留在漢王那邊,日後定能給齊王更大的幫助。”

楚歡輕嘆道:“侍郎大人良苦用心,我定會向齊王殿下稟明。只是如此一來,卻委屈了侍郎大人……!”

郎毋虛笑道:“欲報效英主,再大的委屈,我也能夠承受!”

“侍郎大人,那本紅銀冊,會不會……牽連你?”楚歡低聲問道。

郎毋虛搖頭笑道:“放心,紅銀冊是由我一手統算,我自然留了心眼,不會牽連其中。”

“那就好,那就好!”楚歡一臉欣慰,“有侍郎大人幫襯,齊王殿下定是十分歡喜的。”

……

……

華貴大氣的光明殿內,銅鶴嘴中的青煙裊裊,皇帝陛下盤坐在玉台之上,氣定神閑,玉台下面,今日卻是聚集了門下中書諸多重臣。

安國公這半年來身子一直不是很好,也一直在家中休養,但是今日卻也被傳進了宮中,年老體衰的安國公盤坐在左上首,偶爾咳嗽幾聲,一副行將就木之態。

光明殿內一陣沉寂之後,皇帝率先打破了沉寂,聲音低沉而威嚴:“沈愛卿,聽說胡不凡自殺,是因為一本賬冊?”

都察院右都禦使沈客秋已經起身來,雙手呈上了那本紅銀冊,恭敬道:“聖上,便是這本賬冊,其中所記,觸目驚心!”

早有太監過來接過紅銀冊,轉呈給皇帝,皇帝接過之後,翻看了幾頁,才淡淡道:“這上面所記,是真是假?”

沈客秋道:“回稟聖上,胡不凡乃是戶部尚書,這本賬冊上面按有他的手印,賬面上的諸多賬目,都可查實,應該不會有錯。而且如果這份賬冊是假,胡不凡也不可能因此而畏罪自殺,他畏罪自盡,更能說明此份賬冊的真實性!”

皇帝看向安國公,問道:“安國公,依你之見,這份賬冊是真是假?”將賬冊令人遞給了安國公,安國公面不改色,接過賬冊,翻看了幾頁,顫巍巍起身來,跪在玉台下面,恭敬道:“老臣懇請聖上治罪!”

“老國公何罪之有?”

“胡不凡是老臣當初向聖上舉薦!”安國公嘆道:“可是老臣萬沒有想到胡不凡大膽包天,竟敢作出如此忤逆之事,老臣罪不可赦!”

沈客秋瞥了安國公一眼,嘴角泛起冷笑。

皇帝搖頭道:“老國公當初舉薦胡不凡,可是最後下旨決定的卻是朕,如果老國公有錯,那麽朕豈不有錯?”嘆道:“想當初老國公打理戶部,那是井井有條,這戶部看來終究還是離不開老國公。”

“老臣不敢!”安國公立刻道。

沈客秋拱手道:“聖上,賬冊之中,涉及朝野諸多官員,中飽私囊,貪汙腐化,涉及銀兩數目之巨大,當真是聳人聽聞。近幾年戶部一再要求增加賦稅,本以為是開支過大,如今看來,並非國庫開支太大,而是以胡不凡為首的諸多官員食君之祿,卻不忠君之事,禍國殃民,貽害天下。臣請聖上下旨,徹查此案,絕不姑息!”

皇帝微一沉吟,向安國公問道:“老國公的意思呢?”

“沈禦史所言極是。”安國公肅然道:“事關社稷,不可不察,一經查出,必將嚴加處理,絕不可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