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五章 竹林岔道(第2/2頁)

在京中時間雖不長,但是他也明白,導致帝國變成如今的樣子,皇帝陛下當然是難辭其咎,他在戶部,更是明白帝國的財政是何等的糜爛,皇帝在修道之上所花費的數目,已經是駭人聽聞,而紅銀冊一事,隱藏在背後的腐爛更是聳人聽聞。

皇帝修道,皇子爭儲,黨派之爭,拉幫結派,官員中飽私囊,這一切都需要靠銀子支撐,帝國從上到下,為民謀事的官員已經越來越少,幾乎人人都想著往上爬,人人都想著聚斂財富,京官和地方官,也都是拼了命地從老百姓身上剝皮吸血,有這樣的朝廷和官府,老百姓又怎能過上好日子。

楚歡不得不承認,皇帝陛下身上還有著當年的鐵血之威,他的身上還依稀殘留著當年爭霸天下的霸氣,但是在他身上,更多的卻是那種偏激。當年他憑借著那股子偏激的性子,一往無前的信念平定了天下,終結了戰亂,但是這性子用在修道之上,亦是不顧一切,可說是禍國禍民。

楚歡不知道如何評價這位帝王。

有時候他感覺這位帝王深藏不漏,是個十分狡猾之人,但是有時候卻又感覺皇帝陛下偏激的性子,在某些事情上又是愚蠢無比。

楚歡不明白,好不容易打下來的萬裏江山,皇帝卻似乎只是將這江山當做玩具一般,他花了近二十年的時間打下了江山,花了十幾年治理江山,本來這樣下去,他必定能夠青史留名,可是先前幾十年的精力心血,他卻可以僅僅因為虛無縹緲的修道,便完全可以不顧,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但是糟蹋起來,卻是容易的多。

此番出使,皇帝秘密交代的任務,是要打探出金古蘭大沙漠的軍事運輸線,還有了解青羅王城的規模以及西梁的政治狀況,楚歡知道皇帝陛下這絕非是心血來潮,如果不出意外,皇帝陛下已經在籌劃著對西梁人發動戰爭。

楚歡心裏清楚,以帝國目前的國力,能夠穩住國內擋住外患就已經不錯,想要越過金古蘭大沙漠對西梁發動一場大規模軍事戰爭,無疑是癡人說夢,即使皇帝陛下現在及時醒悟,勵精圖治,那也絕非十年八年就能夠做好對西梁發動戰爭的準備。

皇帝如今亦是年過六旬,難道他真的自信有足夠的時間讓他去勵精圖治,讓他去再一次發動大規模的戰爭?

楚歡覺得皇帝的想法讓他實在有些猜不透,或許帝王心思,本就不是一般人能夠猜透。

此番出使,楚歡只希望能夠順順利利帶回西梁公主,能夠平平安安返回京城,他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絕不想將自己的性命留在雁門關外。

黃昏時分,落日已經降下了地平線,薛懷安眉頭皺起眉來,扭頭向軒轅勝才問道:“軒轅將軍,咱們是不是已經到了孤山縣?派出的人怎麽還沒有返回?”

軒轅勝才催馬過去,向前方望去,見到不遠方有一團黑影,顯然是一座山,指著那山道:“薛大人,按照地圖上所顯示,那裏就是孤山了,孤山縣城距離孤山不遠,照距離看來,咱們加快速度,個把時辰之內應該能夠趕到孤山縣城。”

話聲剛落,聽得馬蹄聲響起,軒轅勝才擡頭望去,卻見到迎面飛馳而來幾匹快馬,距離還有一段距離,那幾人勒住馬,當先一人已經翻身下馬,跪倒在地,拱手道:“下官乃是孤山縣縣丞,奉毛知縣之命,前來迎候使團!”

薛懷安皺眉道:“你們毛知縣何在?”

“毛知縣正在親自安排酒宴。”縣丞忙回道:“知縣大人本來要親自前來迎候,但是前兩日他剛剛大病初愈,所以沒能出來遠迎。”

一天下來,薛懷安一介文人,比不得其他武人,頗有些困乏疲累,也不管這麽多,道:“既然如此,你在前面帶路!”

縣丞答應一聲,這才翻身上馬,調轉馬頭,在前面帶路,楚歡催馬靠近過去,忽然問道:“我們派過去的人,你們見到了吧?”

那縣丞忙道:“幾位兵爺如今正在縣城那邊歇息。”他領著兩名衙差,帶著使團往前行,天色漸暗,行出幾裏地,薛懷安已經忍不住催問道:“還有多遠?”

縣丞忙道:“回稟大人,順著官道,還有一段路途,不過前面有條岔道,如果從岔道拐進去,路途就近了不少,不過岔道比不得官道好走!”

薛懷安擡頭看了看天色,腹中饑餓,便道:“既然路途近一些,便從岔道而行吧!”

楚歡微皺眉頭,軒轅勝才已經向縣丞問道:“岔道道路很差嗎?”

“也不是很差。”縣丞回道:“不過要經過一片竹林,有五六裏地,白日裏走還好,能夠欣賞竹林美景,不過晚上就有些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