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零章 西北之難(第2/2頁)

“他們前來,就是為了租地之事?”

“是!”朱淩嶽點頭道:“下官一開始聽他們的提議,心中只覺得荒謬無比,僅僅拿出糧種,就想輕松獲得西關道的土地,這群人還真是異想天開。但是兩日下來,下官冷靜一想,部堂大人,雖然他們的提議很是荒謬,可是……卻也是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

薛懷安靠在車廂內,冷笑道:“照他們的提議,關內有糧食的大戶多如牛毛,人人都拿糧食來西北種地,那還了得?”

“西北之地,關內的人只怕是過不來。”朱淩嶽嘆道:“西北的門閥,雖然互相之間不乏勾心鬥角,但是如果有外來勢力,他們一定會聯合在一起,加以排斥。且不說其他,下官在天山道為官多年,雖然關內也有商人在天山道經商,但是卻絕不可能在天山道形成根基,關內的商人只要稍微在本地做大,地方門閥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加以排斥,就連官府也是無法插手。”

薛懷安鎖著眉頭,問道:“朱總督,那依你之見,還真要同意他們的提議?”

“同不同意,下官自然做不了主。”朱淩嶽正色道:“但是下官既然食君之祿,自然要忠君之事。西北的情況,下官就算冒犯朝廷,那也是盡心直言。朝廷想要西北太平,就只能拿出糧食來,拿不出糧食,西北就要亂,如今這幫門閥要拿出糧種,不管他們居心如何,確實可以以此安撫民心。”

薛懷安眯起眼睛。

“部堂大人,門閥供糧,可解燃眉之急。老百姓知道有糧可種,自然不會再鬧事,這些門閥也已經答應過,在西關道耕種,只能雇傭西關道的百姓,讓他們的生活有著落。”朱淩嶽道:“朝廷就算真的免去三年賦稅,卻也不用往西北再花一兩銀子,三年之內,就等若是西北自給自足。三年之後,西北恢復元氣,依然照例向朝廷繳納賦稅。”嘆了口氣,苦笑道:“西北遭此大劫,若是朝廷真的可以免賦三年,下官相信,西北的百姓一定會對聖上感恩戴德,這已經足以安撫西北民心。”

薛懷安沉默片刻,終於道:“茲事體大,你我都做不了主。不過本官回京之後,會將這裏的情況稟明聖上,至若聖上如何處置,本官也是不敢保證的。”

朱淩嶽從袖中取出幾張銀票,“大人,這是他們送給大人在路上的盤纏,還請部堂大人笑納!”

薛懷安一怔,他已經看出來,這銀票竟是五萬兩一張,加起來少說也有二三十萬兩銀子,皺眉道:“朱總督,這是什麽意思?”

“大人別誤會,下官可沒有銀子送給部堂大人做盤纏。”朱淩嶽嘆道:“他們想讓大人在聖上面前多說幾句好話,這些銀子,也只是他們以盤纏為托詞,孝敬的人事罷了。”

薛懷安擡手退回去,搖頭道:“本官也喜歡銀子,但是這銀子燙手,本官不敢拿!”不等朱淩嶽說話,已經轉變話題道:“本官明日再留一日,後日啟程回京。明日先去拜見公主殿下,再去探望老將軍,還請朱總督安排一下!”

朱淩嶽問道:“大人,這公主將如何前往西梁?西梁公主如今在哪裏?”

薛懷安這次並沒有隱瞞,當下將西梁的情況簡略地說了一遍,大致便是西梁發生內亂,新上任的攝政王已經廢除了聯姻,雙方都已經不必互嫁公主。

朱淩嶽滿臉驚訝,感覺有些匪夷所思。

次日在朱淩嶽的安排下,薛懷安和楚歡先去覲見公主,公主自然是被重兵保護,安排在城中的一處府邸之中。

第一個見到的當然不是靜雲公主,乃是此行隨同靜雲公主而來的太監管事,這太監,楚歡卻也是認識,卻是當初第一次入宮的時候,領著自己入宮的通事舍人水漣水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