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一章 忠勇伯(第2/2頁)

皇帝看著禮台之下戰戰兢兢的群臣,嘴角劃過一絲冷笑,一閃即逝。

他知道那些跪拜在自己腳下的臣子們,現在心裏一定會很害怕,黃矩之亂,被自己輕描淡寫平定,不但清除了自己的一塊心病,而且也給了群臣極大地震懾,雖然帝國建立以來,地方上兀自時有叛亂發生,但是朝中大臣發生反叛,這還是頭一遭。

反叛的人物,分量不可謂不重。

一個是權傾朝野的國公,一個是很有希望繼承皇位的漢王,甚至於還有一位右屯衛大將軍,這本是一個很有實力的反叛組合,可是在皇帝陛下的手下,竟是輕描淡寫地被清剿一空,皇帝的雷霆手段,當然會讓臣子們感到敬畏。

徐從陽已經穩住了心神,當下上前告請皇帝嚴懲叛逆之臣,此番與黃矩一起先後叛亂的臣子不在少數,徐從陽剛一說完,便有不少臣子紛紛附和,告請皇帝嚴懲。

群臣心中其實都是有些忐忑不安。

這次碰上安國公謀逆,真正挺身而出護衛皇帝的屈指可數,徐從陽等少數人固然與安國公唇齒相爭,真正在危境之中挺身而出的,卻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兵部方主事,另一個就是楚歡,而大多數臣子,卻都保持著緘默,就似乎是在看一場事不關己的大戲一樣。

天子受驚,群臣看戲,此時皇帝轉敗為勝,眾人一想到皇帝平日喜怒無常的性情,頓時都是心中惶恐,誰知道皇帝一怒之下,會不會做出一些殘酷的事情來。

皇帝背負雙手,站在玉台邊上,皇後卻沒有跟出來,在他身邊的,只有玄真道宗、楚歡和薛懷安三人,神衣衛這種時候依然不會輕易現身。

四下裏一片沉寂,半晌過後,終於聽到皇帝道:“朕素來寬厚,有罪必懲,沒有罪,朕也不會讓他牽連進去。此番黃矩造反,主犯朕不會寬恕。”頓了頓,話鋒一轉,道:“諸位愛卿身處險境,卻並未屈服,表現不錯,有功勞的,朕會獎勵,沒有功勞的,也有苦勞,真不會降罪。”

群臣心中忐忑,就是摸不準皇帝將會如何發落,聽得皇帝此言,頓時都松了口氣。

當下便有人上前去,立刻痛數黃矩一族的罪孽,群臣你一言我一語,很快便將黃家父子說成是天下頭號惡人,其罪自三皇五帝開始至今,無人可比。

皇帝靜靜聽著大臣們痛斥黃家父子,只是漢王雖然也是跟隨謀反,群臣卻無一人敢在這種時候提及漢王的謀逆之行。

等到群臣靜下來,皇帝這才下旨,將參與謀逆的官員盡數交由刑部和大理寺審問論處,隨即當眾下旨,追譽已經盡忠的兵部方主事為子爵,爵位由其子沿襲,世襲罔替,群臣都是有些驚訝,卻又釋然,立國至今,莫說一個主事,便是侍郎尚書封爵的也寥寥無幾,皇帝這道旨意,顯然是為了表彰忠誠。

當皇帝轉頭看向楚歡的時候,群臣頓時舉起精神來,此番楚歡可說是大大的露臉,雖然他並未偷襲成功,但是在那種情況下,還敢於向安國公出手,在群臣眼中,足以表明楚歡對於皇帝的忠貞,兩名出手者,方主事橫死,楚歡還活著,雖然死者為大,皇帝給了方主事子爵封號,不過眾臣心中都清楚,楚歡這次賞賜也絕不會輕。

果然,皇帝背負雙手,含笑看著楚歡問道:“楚歡,你對朕忠心耿耿,此番想要朕賞賜你一些什麽?只要你開口,朕無有不允!”

楚歡跪倒在地,拱手道:“效忠聖上,乃是臣應盡的本分,臣不敢受賞。”

皇帝搖頭道:“朕說過,有罪必罰,有功必賞,若是連你朕也不賞賜,那麽朕還能賞賜何人?”微一沉吟,終於道:“前番出使西梁,你功勞甚大,朕讓你當了戶部侍郎,朕早想過等你回來,再給予你賞賜,這次你又立功勞,你已經是子爵,朕今日再封你為伯爵,冠以忠勇二字,自今而後,你便是朕的忠勇伯!”

楚歡一怔,群臣也是微顯驚色,以侍郎之位,得封伯爵,那還真是罕見的很。

“還不謝恩!”旁邊薛懷安急忙道。

君言如山,一言九鼎,皇帝既然已經當著眾臣開口,楚歡知道也絕不能拒絕,若是激怒皇帝,好事反而變成壞事,只是楚歡倒覺得這未必是什麽好事,這一次迫不得已,出了風頭,在皇帝眼中固然是忠心可嘉,只是不知道在眾臣眼中,自己是否就顯得太過鋒芒畢露,引起他人的嫉恨之心。

楚歡謝恩領命,剛起身來,皇帝已經道:“軒轅紹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