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三章 平衡

楚歡很多事情不知道,但是也知道很多事情,而開府這档子事,他恰恰明白。

所謂的開府,當然不是一般人能夠享受的待遇,開府是權力的象征,官員所謂的居家府邸,當然不是開府,若不是官位極高,根本不可能開府。

開府,便是建立府署,可以自選僚屬,說得更確切一點,就是擁有自己的辦事小集團。

大秦帝國,三省六部,沒有一名官員有資格開府,就算是當初位極人臣的安國公黃矩,也是沒有如此殊榮,他府中的幕僚,只能稱為家臣,而不是僚屬。

開府之後,府中的僚屬,都屬於朝廷的官員。

大秦帝國,能夠開府的,也只有皇帝的皇子。

太子和漢王多年前就已經開府,也正是因為開府,他們都有自己的僚屬機構,從而形成了自己的政治集團,太子開府較之漢王要早,所以曾經太子黨的實力一度最為強悍,漢王開府之後,大肆擴展漢王黨勢力,後來者居上。

楚歡其實很清楚,按照年紀,齊王瀛仁應該早就出宮開府,但是因為皇後的原因,雖然齊王府早就建造,瀛仁卻一直沒有出宮入府。

太子黨和漢王黨當初明爭暗鬥,你死我活,兩派官員明裏暗裏互相爭鬥,皇後當然清楚這樣的形勢,所以堅持讓齊王留在宮中,就是擔心齊王開府,會卷入權勢之爭。

權力爭鬥,雖然不同沙場上的直接交鋒,可是卻更為殘酷血腥。

楚歡卻是沒有想到,皇帝竟然已經準備讓齊王出宮開府,他第一個反應,倒也不是皇帝想要給齊王多大的權力,反倒是下意識地覺得,這很有可能又是皇帝的平衡之術。

通天殿事件之前,朝中的爭鬥,是太子黨與漢王黨,也正是兩黨之間的相爭,反倒讓朝堂保持著權力的平衡,如今漢王黨算得上是傾塌,經過通天殿事件,幾乎是徹底毀滅,連主角漢王都已經瘋癲,漢王黨的稱呼,已經是名存實亡。

漢王黨名存實亡,也就代表著朝堂之上,太子黨開始一家獨大,對於任何一個帝王來說,自然是不願意看到這種情形。

齊王開府,也就等若宣告齊王開始進入了政治鬥爭之中,皇帝在這個時候讓齊王開府,明眼人當然立刻就看出來,那是為了平衡太子的力量。

楚歡此時忽然倒明白皇帝為何會派郎毋虛前來安邑。

郎毋虛本是安邑人,當初安邑人在朝中,都是攀附在黃家之下,安邑集團也一直是朝中的重要組成力量。

黃家已經隕滅,而郎毋虛如今反倒成了安邑集團在朝中的代表,郎毋虛的本家在安邑,此番清算黃家的家財,少不得要與安邑的大小豪族士紳打交道,由此卻也能夠重新組建安邑的關系網。

對於安邑集團來說,本就不在意領導者是黃家還是郎家,只要能夠保證他們的核心利益,他們並不在乎誰是領導者。

最為重要的一點,朝野的安邑集團勢力,當初因為從屬於黃家的關系,所以一直都是屬於漢王黨,始終是與太子黨處於對立的位置,如今漢王瘋癲,安國公身死,安邑集團處於群龍無首的境地,在這種時候,由身為安邑人的郎毋虛出頭,將已經崩散的安邑集團重新拉攏起來,安邑集團上下自然是求之不得。

只要抱成團,才能在朝爭之中有立足之地,在朝堂已經威風多年的安邑集團,自然不願意從春風得意的境地變的悄無聲息。

郎毋虛背後是齊王,郎毋虛出來拉攏安邑集團,也就等若是讓安邑集團有齊王這棵大樹,曾經隸屬於漢王黨重要組成部分的安邑集團轉頭到齊王之下,這並不會讓安邑集團有抗拒之心,或許安邑集團本身對齊王沒有什麽好感,但是因為歷史原因,安邑集團與太子已經是宿敵,誰都擔心太子得勢,會加大力度整治安邑集團,對安邑集團來說,處於太子黨的敵對勢力,就是安邑集團的朋友,而齊王毫無疑問就是安邑集團目前最好的選擇。

楚歡想明白這點,便知道了郎毋虛此行安邑,絕非只是接手自己的公務這般簡單,其中暗藏玄機,他楚歡能想明白,身為當事人的郎毋虛,自然也不可能不明白,怪不得郎毋虛來到太原之後,一直都是滿面春風。

郎毋虛顯然明白,皇帝派他前來安邑,實際上已經是給郎毋虛一次機會,讓他成為齊王黨的重要人物,而郎毋虛對此深以為喜,對於本就在齊王黨中占有極高地位的楚歡,郎毋虛自然是百般殷勤,竭力討好,畢竟楚歡和齊王的關系,郎毋虛心知肚明,郎毋虛要在齊王黨紮根,楚歡這棵大樹定然是要牢牢抱住的。

郎毋虛的到來,讓楚歡感覺到一身輕松,戶部司的公務,本就讓楚歡頭疼,如今有了郎毋虛,正好將這攤子事情都交給郎毋虛去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