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二六章 闖西北(第2/2頁)

好在楚歡在戶部交接事務之時,借便處理了幾樁事情,主要就是皇帝答應的幾樁事情,從黃家的存糧之中抽調一批去往西北,另外從安邑和西山兩道征調農具,以用於西關道恢復生產。

他在戶部最後幾日,硬是看著這幾道調令批下去,這才卸任,馬宏只想他早日離開,倒也是沒有在最後這幾幢問題上為難,而且馬宏實際上也很清楚,緊靠這些耕具和糧食,根本不足以改變西關的局面,西關要休養生息,緩過來,並不是容易的事情。

出京之時,前來相送的官員其實並不多,齊王瀛仁倒是過來,此外就是與楚歡曾經共患難的禮部尚書薛懷安。

齊王是皇子之尊,還不能送出城,最後送楚歡出城的,還只有薛懷安,雖然在戶部的時候還有些熟人,但是郎毋虛如今還在安邑,其他戶部官員知道馬宏視楚歡為眼中釘,所以也不敢過來相送。

薛懷安雖然是個謹慎的人,但平心而論,比之那些墻頭草要強出許多,楚歡出城,他親自相送出十裏之外,一再囑咐楚歡在西北一定要小心謹慎,絕不能貪功冒進,做太大的變動,即使無功,也但求無過。

楚歡知道薛懷安是真心話,心中對這個老家夥倒也是感激,素娘從車窗看到薛懷安一再叮囑楚歡,心中愈加的不舍,甚至有些傷感,就在她離別之前這兩日,薛夫人沒少登門,送了不少東西過來,而且一再囑咐素娘在西北苦寒之地要保重自己。

薛夫人和素娘相處了一段時間,感情很好,這突然分別,兩個女人心裏總是有些傷感。

素娘不舍,便是孫子空也有些舍不得,騎在馬上,回頭眺望巍峨肅穆的洛安京城,心中想著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再見。

白瞎子已經按照楚歡的吩咐,通過和盛泉在京城的酒鋪子,已經秘密將那幾只大箱子送往了雲山府,回頭在通州匯合。

孫子空和素娘心情不是很好,軒轅勝才卻是意氣風發。

他曾經一度想要出京歷練,卻始終沒有機會,直到楚歡的出現,先是去西梁,後是到安邑,反倒是讓軒轅勝才感覺說不出的爽快。

男子漢大丈夫,身為武勛世家的子弟,豈可縮在京城皇宮之內,雖然名義上是保護皇帝的皇家近衛軍侍衛,但是軒轅勝才對這份很有用前途的工作卻沒有太多的興趣,身在皇宮之內,有可能一年到頭都拔不了一次刀,軒轅勝才甚至都擔心刀子會生銹。

皇帝似乎也知道西北的局勢不容樂觀,楚歡若是單槍匹馬去往西北,只怕還未到任,就已經死在半路上。

他答允楚歡從皇家近衛軍抽調兩百人做貼身護衛隊,楚歡自然不會推辭,他還一度愁煩真要往西北上任,拖家帶口若是沒個護衛真是不成,倒曾想著難道還要花銀子雇人護送到任,好在皇帝在這件事情還沒有糊塗透頂。

楚歡臨出京前,往宮中好不容易找到了軒轅紹,傳達了皇帝的旨意。軒轅紹似乎早已經知道此事,親自帶著楚歡進營房挑選,楚歡其實早就胸有成竹,無論是出使西梁還是前往安邑公幹,都曾調動近衛軍在身邊,中間有諸多老面孔,大夥兒之前一起相處過,楚歡還是願意用這些老人,將這些以前在一起相處的近衛軍都找過來,逐一詢問是否願意跟隨前往。

楚歡說的倒是十分的敞亮,往西北去,環境惡劣,享福只怕很難,吃苦卻是很容易,願意去的,以後兄弟相處,不願意去的,也不強迫。

這些近衛軍兵士少不得商議一番,楚歡說的話,大家心裏都覺得很實在,這中間有大半數跟隨楚歡去過西梁,見過西北特別是西關道的殘破衰敗之像,知道那裏不是什麽好地方,不過眾人也都知道楚歡是個沒有官架子的上司,待人和氣,做事有魄力,在皇宮之中做護衛自然是許多軍人夢寐以求的差事,不過對於身在其中的近衛軍兵士來說,卻未必是什麽舒坦的事兒,軒轅紹馭下嚴格,條條框框太多,實在是不自由。

最為緊要的是,身為近衛軍,在其他軍人面前固然有面子,是皇家近衛軍,最精銳的帝國軍人,可是正是因為如此,反而沒有多少立功升遷的機會,想在近衛軍種升遷發財,實在太過困難。

光宗耀祖,養家糊口,這是每個人都想的事兒,不會因為是近衛軍,就只有忠心耿耿,沒有這個念頭。

所以衡量了老半天,有一群人因為一些緣故還是留下來,卻也有一大群願意跟著楚歡去闖西北,留下來的大都是老成持重,在京裏有家眷甚至小有產業的,願意去的,都是年輕氣盛的,充滿了鬥志,這是楚歡樂意見到的,挑出兩百兵士很輕松,將軒轅勝才挖出來。也並不像想象中的那麽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