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四六章 同盟(第2/2頁)

楚歡淡淡笑道:“楚某覺得這個原因似乎並無太多的說服力。”

肖煥章笑道:“我也覺著有些蹊蹺……!”想了一想,問道:“楚老弟在西北莫非有什麽仇敵?如此惡毒的詭計,那是要置楚老弟於死地方才甘心啊,能夠讓青唐縣令聽從調遣,我總覺得葫蘆寨應該還沒有這樣的能耐吧?”

“仇敵?”楚歡苦笑道:“楚某初來乍到,怎會結下仇敵?”

肖煥章點頭道:“這倒也是。”若有所思,眉頭忽然一緊,喃喃自語:“難道是……!”似乎意識到什麽,立刻笑道:“好在楚老弟逢兇化吉,日後定要小心謹慎,西北不太平,這不是口頭上的話,處處都要留心提防。”

楚歡道:“有勞肖大人掛念,楚某感激不盡。對了,肖大人似乎想到什麽,是否有什麽不好說?”

“沒有沒有。”肖煥章擺了擺手,隨即壓低聲音問道:“楚老弟,你見過朱淩嶽?”

“有過幾面之緣!”

“你對他為人如何看?”肖煥章端起茶杯,裏面的茶水已經涼了,但是肖煥章卻還是很有修養地品了品。

楚歡道:“都說朱總督在危難之時,挺身而出,西北軍曾經在西梁鐵騎的進逼下,潰不成軍,是朱淩嶽帶著天山道的禁衛軍,趕赴前線,利用禁衛軍集攏了西北潰軍,構築防線,這才一度阻擋住了西梁軍的步伐,等到了余老將軍趕赴西北。”

“這倒是事實。”肖煥章用茶蓋撫著茶葉末子,“如今朱淩嶽在西北威名赫赫,正因如此……否則也不會在戰時總攬西北三道的軍政事務……!”

“肖大人是說,朱淩嶽也曾插手北山軍政事務?”楚歡問道。

肖煥章放下茶杯,道:“我是一身病,西梁人打進來的時候,身患痢疾在身,這條老命差點都丟下,他將我北山三道的州軍盡皆調走,事關西北戰局,我自然不會反對。只是這位朱總督也不想想,打西梁人自然責無旁貸,可是裏面都掏空了,要是鬧起匪亂來,如何是好?我曾對他言及此事,但是他的意思,國難當頭,只能先去管西梁人,內亂暫時也顧不了了。”

“後來如何?”

“就如我所料,各州兵力抽空,前面打著,後面那些亂匪伺機而起,本督眼看著亂匪肆虐,可是手中的兵力根本不足。”肖煥章嘆道:“這倒不是緊要的,等到西梁那邊退走之後,這位朱總督立刻上折子彈劾北山官吏,折子裏說北山官員屍位素餐,前線將士浴血廝殺,而後方的官員卻連地方的匪患都無法平定,導致西北軍後方不穩……這一道折子上去,北山從上到下數十名官員橫遭飛禍,罷官免職是輕的,不少更是被押赴刑場,當眾斬首,說是要殺昏官穩民心……朱淩嶽這事兒就幹的頗有些不地道了。”

楚歡倒不想還有這麽档子事,尚未說話,肖煥章已經搖頭苦笑道:“州軍被調走,手無兵馬,如何平賊?本督往朝廷上折子,解釋此事,卻如石沉大海,其實本督心裏很明白,朱淩嶽功勞赫赫,有大功於國,朝廷對他的折子自然是相信的……!”說到此處,立刻擺手自嘲笑道:“罷了罷了,怎麽說起話來,就像在楚老弟面前訴苦……楚老弟,讓你見笑了。”

楚歡搖頭道:“肖大人和我這樣說話,那是推心置腹,楚某怎敢見笑。”

肖煥章顯出欣賞之色,道:“說得好。楚老弟,聖上慧眼識人,派你來西關支持大局,必然有一番作為,只是西關的局勢尚未明朗,一切從頭重來,許多事情也未必順利,西北一系,雖然你我份屬兩道,但都是為了西北的百姓謀福祉,西關有難,北山也不會坐視不理,日後若是有需要北山相助的地方,我北山定是義不容辭。”

楚歡起身來,深深一禮,肖煥章已經笑著拉楚歡坐下,“楚老弟,切莫如此,你我之間,相互扶持,也談不上是我北山助你,日後說不定還要你楚老弟相助,我是西北人,說話素來直率,你將我當成自己人看,肖某也就將你當成自己人看。”

楚歡臉上帶笑,心中卻陡然明白過來,這肖煥章堂堂總督之尊,來到這裏破敗的小縣城,敢情是為了要和自己結為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