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九三章 鹽市

楚歡瞧了旁邊的杜輔公一眼,不由問道:“老太爺的意思是不是說,如今西關缺鹽?”

老太爺嘆道:“西北就從來不曾足鹽,大人或許還不清楚,這鹽分三類,海鹽、湖鹽和井鹽,海鹽自不必說,西北四周無海,自然不可能產海鹽。至若湖鹽和井鹽,也只是內陸部分地區出產,而且主要集中在川中地區,西北雖然也有幾口鹽井,但是產出的鹽不但味道不好,而且數量極其有限……莫說解決西北鹽市,就是解決一州的鹽市,那也是成問題。”

楚歡問道:“如此說來,西北鹽市所需要的鹽,都是從關內運過來?”

老太爺頷首撫須道:“一直以來,鹽和鐵一樣,都是屬於官配。”

“官配?”

杜輔公在旁已經解釋道:“大人,從春秋時候開始,齊國的管仲提出‘官山海’的政策,就開始對鹽和鐵進行官府專賣,秦國的商鞅變法,控制山澤之利,也實行鹽鐵專賣、山海之產,主要就是鹽和鐵,官府壟斷經營,寓稅於價,使人們避免不了繳稅,卻又感覺不到繳稅……直到漢朝初年,開放民營,卻不想經營鹽鐵的商人富比王侯,到得漢武帝之時,迫於財政的壓力,在桑弘羊的主持下實行‘籠鹽鐵’,將鹽鐵的經營收回了官府,施行鹽鐵專專賣。”

老太爺聽得杜輔公侃侃而言,倒是帶了一絲驚訝看著杜輔公,楚歡如今倒也不覺得有什麽稀奇,杜輔公就算說出再讓人吃驚的話,他也不會吃驚,他現在已經是確定,滿腹經綸飽讀詩書應該就是指杜輔公這樣的人,而且杜輔公的才學,不是那種無病呻吟的場面功夫,而是確確實實能夠學以致用的學問。

“在產鹽之地,設有專門的鹽官進行管理。”杜輔公緩緩道:“人無鹽不善,每個人都必須吃鹽,百姓不吃鹽,四肢疲軟,身體浮腫,全身無力,根本無法勞作,而士兵如果不吃鹽,就無法進行戰鬥,沒有絲毫的戰鬥力,所以如果百姓和士兵不能吃上鹽,就真正的是民不聊生,政局動蕩了……從漢朝的時候開始,就設立了鹽運衙門,鹽場制出來的食鹽,通過鹽運衙門,轉運到各地,交給官辦的鹽商銷售,而且每個縣都會設數家鹽商,價格由官府統一調配,嚴禁加價、囤積,就是避免有人私下裏壟斷經營,這要是被查出,那是一等一的重罪。”

楚歡問道:“官府控制的鹽價,應該都不會太高吧?”

“鹽鐵關乎著國家的命脈,鹽是民生,民生一亂,這國家自然也要亂。”杜輔公正色道:“所以歷朝歷代,官府對鹽市控制的都十分嚴格,鹽市需求量太多,所以這也是國家最為重要的收益……如果鹽市出現問題,必然是國家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楚歡若有所思,問老太爺:“西關的鹽市已經出現了問題嗎?”

“大秦各道所用的食鹽,主要是來自東南沿海。”老太爺解釋道:“如今東南邊天門道作亂,朝廷和天門道僵持不下,兩邊當然先爭奪海鹽的控制,這不但讓朝廷的產鹽地區減少許多,而且戰事膠著,產鹽的速度自然也是大不如從前……!”

楚歡明白過來,道:“杜先生剛才還說過,為了防止鹽市不受控制,禁止囤積食鹽,也就是說,大秦各道的屯鹽並不多?”

老太爺點頭道:“正是如此,帝國有專門的鹽道,通過鹽運衙門將食鹽調配各地,但是東南如今出現了戰事,鹽道出現問題,鹽運衙門已經不可能像從前那樣順利向各地調運食鹽,特別是咱們西北,山高路遠,從東南能夠調出來的食鹽數量本就大大減少,其他各道爭搶著要鹽,咱們太過偏遠,自然是要吃虧的。”

杜輔公在旁道:“關內許多地方還可以利用湖鹽和井鹽供應,西北連這一項都存在大大的問題……!”他的眉頭也皺起來,雖然他遇事一直沉著冷靜,可是此時眉宇間卻明顯出現了擔憂之色,“大人就算此番真的可以應對的這場瘟疫,將疫病掃清,但是一旦真的長期缺鹽,關內又供應不上來,只怕到時候還要面臨更為嚴重的困境。這次的瘟疫,雖然應對起來不是很輕松,但終究可以通過藥材解決,可是如果缺鹽,那就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代替了。”

老太爺立刻表示贊同道:“杜先生說的是,這食鹽不比其他,誰也缺不得,可是又沒有其他東西可以代替……!”

楚歡想了一想,終於問道:“如果能夠找到代替食鹽的東西,是否許多麻煩就可以迎刃而解?”

“找到代替食鹽的東西?”老太爺和杜輔公互相看了一眼,臉上都顯出狐疑之色,但是片刻間,杜輔公就已經笑道:“大人說笑了,自古至今,還真未有什麽可以代替食鹽,如果真有那樣的好東西,食鹽也就不會與鐵一起,成為官府鹽鐵專賣的其中一項……!”但是看楚歡神情並不想是開玩笑的樣子,心中又有些懷疑,只是細細一想,終究覺得楚歡所言,有些異想天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