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二章 用人用材(第2/2頁)

朱淩嶽卻是氣定神閑,並不多言,只是向一名官員道:“費主事,北山那邊,回頭你帶人過去祭奠一番。”

天山道禮部司主事費清起身道:“卑職遵命。”旋即問道:“朱督,卑職應該什麽時候動身?”

朱淩嶽想了一下,才道:“肖靜謙的喪事,至少要停靈半個月……他三天前出事,你三天後再出發,從鳴沙到俞昌,路途並不算遠,你們三五日也就能趕到,趕在他出靈之前,問題不大。”

韓天養笑道:“朱督掐的時間十分的準確,如果去的太早,肖煥章會覺得我們得到消息太快,對我們只怕有所誤會,去的太晚,倒顯得不尊重……!”

朱淩嶽微微一笑,向古亭壽道:“古大人,北山那邊,時刻注意他們的動靜,肖靜謙被殺,肖煥章絕不會善罷甘休,看看他們接下來到底準備做……另外,楚歡那頭也不要放松警惕,至若煽動西關士紳生事……若是有這個機會,大可利用!”

……

……

天山眾官員在談論楚歡的時候,楚歡已經到達了雁門關。

楚歡從朔泉出發之後,並沒有直接往雁門關趕過來,雖然此番他的最終目的地就是雁門關內的三十六塢堡,但是沿途卻也是視察民情,特別是對沿途州府縣的均田令實施情況進行實地檢查。

楚歡當然不會相信整個北山道上下官員都是清廉無比,更不相信自己的均田令能夠完完全全實行下去。

實際上施行均田令的過程中,就存在一個極易被貪官汙吏利用的漏洞,那就是土地的畝數和人口的數量。

雖然主持均田令的是魏無忌,越州知州公孫楚協同,這二人都是清廉之輩,但是兩人精力有限,卻也不能顧及到整個西關道幾千萬畝田地,數百萬民眾,上上下下協同執行的官員,數以千計。

楚歡知道,即使地方上有官員向上瞞報土地畝數以及人口數量,朔泉那邊也未必能夠一清二楚。

一旦地方上有官員瞞報土地畝數,便可以借機侵占土地,向高了虛報人口數量,便可以從接下來的借糧轉租策略中多分得糧種。

這種漏洞,也確實是難以避免。

靠近朔泉府城附近的各縣,這種情況倒不易發生,但是距離府城越遠,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就越大,楚歡深明此點,所以這一次前往雁門關的途中,實際上就是進行突然襲擊,沒到一縣,立刻調閱卷宗,而且為了保證效率,此番出來,他特地帶上了幾名戶部司的官員,這些官員本就是管理土地和人口的專家,而且他們對於西關各地方的土地和人口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一旦卷宗之上出現問題,很容易就會露出破綻。

非但如此,楚歡會從中抽查縣轄下的村莊,親自前往村裏,按照卷宗,核查村裏的人數,甚至親自詢問分發到村民手中的土地數目與卷宗上的記錄是否一致,一旦出現問題,隨同前來的刑部司官員便會立刻將當地縣令以及下轄的村長、裏正全都拘押,定要弄清楚其中的問題。

楚歡很清楚,即使如此,也未必能夠完全杜絕西關道地方上的貪汙情況,有人的地方就有權利,有權利在手,就會有貪腐滋生,這並不會因為人的種族、地位有任何的區別,水至清則無魚,楚歡倒也不是不允許有人適當地得些好處,既要馬兒跑,總要讓人吃點草,但是在均田令上,楚歡卻絕對嚴厲管制,這是能夠當前讓西關恢復元氣的最好方法,一旦在這上面出現問題,後果不堪設想。

楚歡從一開始,就對西關的官員有一個定位,他首先需要真的幹實事的官員,即使道德上有所欠缺,但是上面交代下來的事情能夠認真履行,能夠解決問題,這就是楚歡需要的官員,至若所謂的兩袖清風,卻沒有任何才幹,無法提高百姓的生活質量,讓百姓跟著他吃糠咽草的官員,楚歡實在不歡迎。

能夠兩袖清風,卻又能夠辦實事,能力極強,這當然是楚歡喜歡的官員,例如公孫楚之流,但是這樣的官員總不會多見,相較而下,現在西關,不需要以名為重的官員,而是需要能夠貫徹施行自己意圖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