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一章 西阻南戰(第2/2頁)

這一點,楚歡也是心知肚明。

如今西關軍兵分兩路,一路在南線甲州青唐縣,以軒轅勝才為主將,盧存孝隨在軒轅勝才麾下聽令,全力應付北山軍即將到來的攻勢。

另一支,則是西面的賀州軍團,雖然賀州有韓英和黃玉譚坐鎮,但是思慮再三,楚歡還是將裴績調了過去。

韓英和黃玉譚一文一武,算得上是十分合適的組合,但是他們將要面對的卻是狡猾多段卻又心狠手辣的朱淩嶽,而且在兵力方面處於絕對的劣勢,楚歡只能讓自己手下軍略最強的裴績前往坐鎮,而西關方面從一開始就很清楚,一旦受到兩面夾攻,西關定然是危在旦夕,唯一可能施行的戰略,就是先拖住一面,先解決另一面,然後再回頭進行決戰。

能夠迅速解決的,當然不可能是天山軍。

根據楚歡得到的情報,天山軍擁有強大的黑風騎騎兵軍團,據說騎兵軍團的數量不下三萬,除此之外,還有天山禁衛軍以及天山州軍,總兵力高達五萬人,這樣一支軍隊,僅憑西關現在的實力,莫說迅速解決,恐怕連戰勝天山軍也是希望渺茫,所以制定的戰略之中,西面賀州軍團的主要責任,就是竭盡一切可能,拖住天山軍,為南面軒轅軍團爭取時間。

北山軍的兵力,並不在西關之上,甚至在總兵力方面,還要弱於西關軍,西關軍隊加起來,有四萬之眾,而北山軍的兵力還不到四萬人。

最為重要的是,北山軍的將士,大部分都是最近一年多新征召起來,剛剛經過初步的軍事訓練,大半都是沒有在戰場的實戰經驗,反倒是楚歡手下的平西軍,雖然組成的成分頗有些復雜,但幾乎都是在戰場上經過生死之戰,屬於絕對的沙場老兵。

平西軍在東方信的時候,紀律松散,但是楚歡除掉東方信,委任軒轅勝才為平西大將軍,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整頓軍紀,為此制定了諸多的軍規,而且楚歡設立了監軍處,司徒良玉擔任監軍處的監軍,無論是禁衛軍還是平西軍,但有觸犯軍法者,直接送交監軍處,由司徒良玉論罪懲處,司徒良玉自從跟隨楚歡之後,倒也是鐵面無私,無論什麽人觸犯軍法,都是按照軍法處置,如今已經得了一個黑面閻王的外號。

除了嚴明軍紀,加強訓練之外,楚歡對於軍隊的補給,也竭力提供,並不缺軍隊的糧草和軍餉,當兵的投軍拼殺,為的就是吃糧,有糧可吃,自然是令出如山,再加上楚歡幾次下達命令,軍中但有才幹者,不問出身,唯才提拔,這也讓軍中士氣一直很高。

所以整體而論,西關軍的戰鬥力遠在北山軍之上,正因如此,楚歡等西關核心才制定出西拖南戰的戰略,在南線集結了重兵,直待北山軍一動,便以最快的速度先解決掉南邊的威脅,擊垮北山軍之後,再集結兵力,回頭與天山軍進行決戰。

這項計劃最重要的兩點,一是賀州軍團必須竭力拖延時間,為南線的甲州軍團爭取時間,二是南線的甲州軍團,也必須在開戰之後,以最快的速度擊垮北山軍,從而抽出兵力,迅速支援西線,兩面作戰,本就是兇險萬分,這項計劃,也是迫於無奈,本就充滿著風險,無論哪一面沒有完成既定目標,西關必將陷入全面的危境。

只是包括楚歡在內,都無法保證賀州軍團可以拖住朱淩嶽,更不能保證軒轅勝才的甲州軍團能迅速解決北山軍。

“賀州那邊的民心如何?”楚歡沉默一陣,終於問道:“調軍到賀州,老百姓不可能沒有知覺吧?”

“楚督,北山陳兵邊界的消息,已經被人傳播開,賀州那邊的百姓,也都議論紛紛,都在擔心朱淩嶽會進軍賀州。”許邵肅然道:“不過從老百姓的話中,可以看出他們已經對朱淩嶽充滿了敵意,許多人說,西關現在施行均田令,老百姓剛要過好日子,天山軍要打西關,那是要讓生靈塗炭,黃玉譚在西關影響力很深,他前陣子已經在賀州城開了一個茶話會,請了當地的一些文人夫子,就說起了這些事兒,黃玉譚是想借那些人的口,為楚督先造聲勢。”

楚歡點頭,黃玉譚可是西北三大文士之一,神龍見首不見尾,深得西北文人的敬慕,此番他出面,已經在輿論上讓西關占據了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