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七章 無蹤(第2/2頁)

楚歡微微頷首,微一沉吟,再次問道:“師太,你確定你庵裏其他的師太都不知道此事?”

了音師太搖頭道:“大人知道,我明霞庵加起來也不過五人,從不多嘴多舌,而且貧尼也不曾將此事告訴她們。”

楚歡神情更是凝重,“這倒怪了,難道她會自己離開?”

祁宏此時也在旁邊,輕聲道:“大人,卑職覺得不可能,如果……如果她真要離開,為何連包裹也不帶?換洗衣裳倒也罷了,這把刀是她隨身的兵器,不可能丟下不管。”

“你說的不錯。”楚歡點頭道:“祁宏,你現在就和師太去明霞庵,記住,此事不要驚動任何人,你去現場看一看是否有什麽痕跡。”

祁宏拱手稱是,也不多言,領著了音師太從後院出去。

楚歡則是坐在亭中,並沒有離開,而是若有所思。

了音師太所說的女施主,自然是甘侯之妹甘玉婷,甘玉婷對兄長與朱家結親,十分反對,不遠百裏從西北大營秘密抵達朔泉,告知朱淩嶽私下欲與甘侯結親的消息。

楚歡知道此事十分棘手,還真沒有好的處理方法,倒是甘玉嬌為楚歡出了個主意,願意在朔泉暫時躲藏起來,只要甘侯交不出人,那麽這門親事就難以達成。

楚歡想來想去,卻也覺著那是當前最好的法子。

為了讓甘玉嬌能夠藏身隱秘,楚歡親自找尋,終是找到了了音師太所在的明霞庵。

大秦帝國崇道抑佛,對佛教大力打壓,關內已經很難見到名刹古寺,不過在西北,影響卻沒有關內特別是京畿附近地區那麽嚴重。

但是崇道抑佛,乃是帝國的宗教之策,雖然西北遭受打壓沒關內嚴重,但畢竟還是被搗毀了眾多的名古庵,而西關遭受過西梁入侵,本就所剩無幾的寺廟,更是毀之殆盡。

朔泉城之內,本就有多處寺廟,而且還有尼姑靜修的庵,在西梁人退去之後,城內不過剩下了三處寺廟,至若尼姑修行的庵堂,也僅剩兩處,而明霞庵是其中之一,座落在朔泉北城偏僻之處,西關百姓如今連飯都有一頓沒一頓,無論是和尚的寺廟,還是尼姑的庵堂,幾乎都沒有什麽香火。

明霞庵本來還有二三十名尼姑,但是尼姑多糧食少,留下來都要餓死,實在沒有辦法,都只能還俗,另覓活路,留在寺廟中的,老弱病小,實在是沒有獨自生存下去的能力,只能留下來,現在也只有五人,偶爾有幾名香客,有一頓沒有一頓地撐下來。

本來明霞庵已經到了山窮水盡地步,楚歡卻及時找上撩門,而且捐了一筆香火錢,這讓明霞庵感激不盡,楚歡則是單獨和明霞庵的主持師太了音商量,要讓一個人在庵裏暫時躲藏,只說是一個甚是頗為坎坷的姑娘,出家人本就以慈悲為懷,再加上楚歡捐了一筆香火錢,了音師太自然是答應下來。

楚歡選擇明霞庵,固然是因為它地處偏僻,一天到晚沒幾個人,另外也是因為庵裏的人少,幾個老弱病小,十分的安全。

只是他萬沒有想到,將甘玉嬌藏在明霞庵那樣隱秘的地方,甘玉嬌竟會突然消失。

楚歡知道,如果不是確定甘玉嬌確實不在明霞庵,了音師太不可能半夜三更在自己新婚之夜前來找尋自己。

他當時就私下裏囑咐過了音師太,甘玉嬌但有特殊情況,不管什麽時候,定要前來通報。

在沒有確定甘玉嬌失蹤的情況下,了音師太不可能從北城來到東城,秘密報訊,她必然是找編了明霞庵的每一個角落。

甘玉嬌自願留在明霞庵躲藏,不可能突然無緣無故離開,而且她即使是自己離開,也一定會帶上自己的佩刀,不可能連佩刀也留下。

不出意外的話,甘玉嬌只能是被人劫持走,能夠不驚動明霞庵的尼姑,悄無聲息將甘玉嬌劫走,對方的手段自然不弱。

只是楚歡實在想不出,自己這中間到底是哪裏出了差錯。

當下對甘玉嬌下落最為上心的,無非是甘侯和朱淩嶽,如果是甘侯,楚歡相信如果他真的在明霞庵找到了甘玉嬌,未必就會這樣悄無聲息離開,很有可能會前來總督府,登門問罪。

這樣的手法,反倒像是朱淩嶽的人所為。

只是朱淩嶽又怎知甘玉嬌會在明霞庵?甘玉嬌前來朔泉,極其隱秘,而楚歡隨後也一直極力保證甘玉嬌行蹤的隱秘性,朱淩嶽甚至都不會知道甘玉嬌就在朔泉,又如何能準確判斷甘玉嬌會躲藏在明霞庵,甚至趁著自己大婚之夜,派人來劫持?

可是如果不是朱淩嶽,誰又會對甘玉嬌的下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