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二章 蝦蟆(第2/2頁)

顧良塵自然希望麾下騎兵能夠一鼓作氣沖破西關軍的防線,率先殺進馬場,可是暗坑的阻隔,在短短時間內,就讓他損失了數百名騎兵,這樣的損失,並非小數目,按照戰場上的損失比例,很少真的出現雙方兵士死傷過半的情況,出現那種情況,戰事已經可說是極其慘烈,通常而言,雙方的死亡率超過十分之一,就已經算是戰況激烈。

如今還沒有沖到壘墻邊上,瞬間就死傷好幾百人馬,對於手頭上總兵力只有五千騎兵的顧良塵來說,這樣的損失,絕對不小。

前面還有一道明壕,而且因為暗坑的阻隔,嚴重地阻礙了騎兵的沖擊,顧良塵當然希望騎兵能夠獨立完成進攻,但是作為一名有著清晰頭腦的將領,在遭遇到這樣的損失之後,他知道這時候已經不能再計較部騎兵之分,身後既然有蝦蟆兵,當然還是要盡可能地利用他們的優勢。

攻擊平原野寨,當然要比攻擊城池簡單的多,工具其實也不比準備太多,而此刻面對馬場的防禦,最有效也是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填土。

步兵有了機會,當然不會錯過,盾牌兵橫成一線,在前盡可能地為身後的蝦蟆兵提供掩護,迅速向前推進,雖然時不時地有盾牌兵和蝦蟆兵在亂箭之中倒下,但是後面立刻有人補上,推進的速度依然十分快速。

很快,隊伍推進到暗坑邊上,暗坑之中,人的屍體和馬的屍體互相交錯,有的沒有死透,血肉模糊,兀自在掙紮。

盾牌兵在亂箭之中,舉高了盾牌,盡可能地將暗坑之中活下來的同伴救出來,至若死去的屍體,此時已經無力顧及。

等到救出幸存者,盾牌兵只能後退分開,讓出地方來,否則蝦蟆兵都沒有地方可以挖土,蝦蟆兵倒也是訓練有素,都已經是鐵鍬在手,奮力挖土填土,有中箭倒下者,後面立刻有人補上,失去了盾牌兵那道墻的保護,西關軍有意殺傷蝦蟆兵,利箭如雨,怒射向填土的蝦蟆兵。

蝦蟆兵失去保護,不少人紛紛倒地,但是後繼的蝦蟆兵卻依然十分勇悍地向前,他們不愧是專業的蝦蟆兵,鐵鍬揮舞,土壤紛飛,在箭雨之中,又布上了一層塵土,死去的屍體已經填上了暗坑的一部分,但有蝦蟆兵被射中死去,屍首也是到了暗坑之中,作為填補暗坑的一部分,盾牌兵也盡可能地往前舉著盾牌,竭力為蝦蟆兵同伴提供保護。

此時天山步兵少量的弓箭兵也已經在後方,向壘墻後面的西關軍發起反擊,希望能夠用箭矢壓制住對方的箭雨,雙方箭來箭往,天山箭手的反擊,也多少起到了一些作用,壘墻後面也時不時地有西關兵中箭倒地,箭雨的勢頭,也稍微減弱了一些。

此時不但北面箭矢如雨,殺聲震天,韓英鎮守的南面,遇到的情況與楚歡在北面遇到的情況幾乎是如出一轍。

狄人傑的騎兵軍團,同樣遭遇了顧良塵部一樣的厄運,在沖刺之中,也被暗坑所擋,相比起顧良塵所部,狄仁傑這邊的情況更為惡劣,他手下的騎兵並沒有拉開足夠的距離,這也導致陷在暗坑的騎兵比之北面要多上許多,不過接下來的選擇倒與顧良塵相同,狄人傑顯然也意識到西關軍挖的明壕暗坑確實會給自己的騎兵軍團帶來不小的損失,所以同樣發出信號,由蝦蟆兵上前填土。

羽箭穿梭,聲音淒厲,割裂著讓人窒息的空間,西關軍利用壘墻掩護,以明壕暗坑作為屏障,不停地射出利箭,務求以最小的損失給天山軍造成最大的殺傷。

開戰之前,雙方兵士或許還有緊張情緒,但是一旦真正進入戰爭,便都紅了眼睛,無論西關軍還是天山軍,這幫西北子弟都是十分驍勇,南北兩面的天山兵不顧死傷,填土推進,以盾牌、用屍體,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東西,只求推向前方,西關軍雖然箭矢密集,但是卻也阻止不了天山軍填上暗坑,暗坑並不需要完全填平,能夠讓騎兵過去,便大功告成。

不單是在前面的蝦蟆兵沿著坑壁挖土,後面的蝦蟆兵也沒有閑著,不少人脫下自己的衣服,從後面挖土放進衣裳裏,裝滿之後,遞給前面,將衣裳裏面的土填進坑中,然後遞回衣裳,作為運土工具,效率不可謂不高,楚歡瞧見,心中卻也是頗為欽佩,暗想畢竟是同出西北,都說西北人剽悍勇猛,此言誠不欺我,西關軍和天山軍的將士,都同樣帶著滿腔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