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八八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2/2頁)

楚歡明白過來:“後來她從西北大營被送到天山,當然是已經從甘侯口中知道了這門親事的真正目的所在。”

“是。”裴績點頭道:“她雖然此前對太平道的事情並不知曉,更不知道自己的家族便是傳承了幾百年的太平正源,但是身為三十六方家族的成員之一,到了需要挺身而出之時,便不能有絲毫的猶豫。朱甘兩家的親事一成,朱淩嶽當然不知道甘侯的真正目的,他更不可能想到,甘侯竟然會是三十六方家族的成員之一。”

楚歡嘆道:“莫說朱淩嶽,便是連我也是想不到。如果不是大哥你解釋,我到現在都無法相信甘侯為何會臨陣倒戈,先前我左思右想,實在想不出甘侯背棄朱淩嶽的理由,現在才明白,打從一開始,朱淩嶽就被蒙在鼓中,而我……也是同樣如此!”

“我知道二弟心中有些不舒服。”裴績苦笑道:“其實實行計劃之前,我也曾再三思率,是否要將個中真相告訴你,可是……思來想去,還是暫且隱瞞二弟的好,等到大局已定,再將事情原原本本告知於你。”

楚歡道:“大哥如果早點告訴我,或許我也能幫上一些忙。”

裴績肅然道:“二弟,平心而論,如果你事先便知道我是太平道徒,你心中會如何想法?太平道自從黃巾之後,一直都被歷代朝廷打壓,潑盡了臟水,在很多人的眼中,太平道就是無事生非,唯恐天下不亂……!”搖頭苦笑道:“我知道二弟對我情義深重,你對我這個結義兄弟重情重義,可是對一個太平道徒呢?”

楚歡張了張嘴,卻並沒有說出話來。

“而且與朱淩嶽的決戰,就算精心設計,但是最終卻還是免不了要一場真刀實槍的血戰。”裴績正色道:“二弟如果事先不知道這項計劃,才能夠真正地做到置之死地而後生,西關全軍,氣勢皆在於二弟,只要二弟有了決一死戰之心,西關全軍上下才能夠同仇敵愾,血戰到底。”

楚歡微微頷首,掃視四周一眼,問道:“大哥來信告之,要我駐軍青原馬場,那是早就準備好在青原馬場與朱淩嶽決一死戰?”

“是。”裴績道:“賀州之戰,其實也是計劃的一部分。朱淩嶽和甘侯結了親,對甘侯已經很信任,但是此人心性多疑,未必會完全相信甘侯,如果甘侯的西北軍在賀州城下進行廝殺,那麽朱淩嶽自然不可能對甘侯再有懷疑。而且賀州守軍支撐數日,退守之後,朱淩嶽心中必然還是會產生輕敵之心,他看到賀州守軍疲憊而退,也一定會抓住機會,急切地要與西關軍進行一場決戰,而引出天山軍,與其進行大決戰,也是我們最終的目的。”頓了頓,肅然道:“其實這也是兵行險招,如果賀州守軍在撤退途中,朱淩嶽撕毀協議,出擊攻打,後果不堪設想。”

“確實如此。”楚歡想想,也是心生寒意,“也幸好朱淩嶽沒有輕舉妄動,否則……!”

裴績緩緩站起身來,拄著木棍,擡手指著青原馬場,道:“二弟你看,青原馬場一馬平川,很適合騎兵發起攻擊,朱淩嶽既然知道我們會到這裏,也一定想著在這裏和我們進行決戰。他越是急著想和我們決戰,對我們就越是有好處,而西關軍地處此處,已經退無可退……二弟讀過兵書,是否還記得當年淮陰侯韓信率軍攻打趙國?趙軍十倍於漢軍,韓信背水列陣,置之死地而後生,這才讓手下將士無不用命,決死一戰,而西關軍要打敗強大的天山軍,也必須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將天山軍拖疲拖垮,讓天山軍完全陷入和西關軍的血戰之中,只有如此,甘侯的臨陣一擊,才能發揮巨大的作用,否則要是西關軍無法抵擋,一觸即潰,撐不了多久,僅僅依靠西北軍的臨陣倒戈,卻也是無法擊敗天山軍。”

楚歡此時此刻,終於完全明白了裴績的精心布置,這一場決戰的勝利,固然是因為裴績的精心部署,卻也是因為西關軍的殊死拼殺,朱淩嶽有甘侯作為盟友,再加上麾下人多勢眾,便心存決戰之心,看到西關軍疲憊不堪,而且選擇在馬場決戰,更是急切尋求決戰,一勞永逸地除掉楚歡,殊不知這一切卻都在裴績的算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