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八章 殺雞儆猴(第2/2頁)

公孫楚聽話聽音,明白楚歡意思,笑道:“下官領命。”左右看了看,壓低聲音道:“楚督,下官有一事,不知當說不當說。”

“公孫大人,在本督面前,你盡管暢所欲言。”楚歡端起茶杯,道:“先喝茶,這麽晚叫你過來,好酒好菜沒有,這一杯茶總是要吃的。”

公孫楚端起茶杯,沖著楚歡亮了亮,表示敬意,猶豫了一下,才輕聲道:“楚督,齊王派盧浩生前往北山,這是盧浩生在齊王耳邊所言,攛掇這齊王派他前往,還是齊王自己的意思?”

楚歡嘆道:“公孫,說句大不敬的話,齊王還是個孩子,他打小在宮裏長大,被皇後保護的太好,便是一頭老虎整天關在籠子裏,也會變成溫順無比,所以性情純良,不懂得人心險惡。這番受到挫折,雖然成熟不少,可畢竟一個人的心性也不是短時間內錘煉出來。孩子走錯了道路,總要讓他明白什麽是對,什麽是錯,只是咱們總不能強壓著讓他知道道理,只有讓他看清楚一些事情,讓他自己明白才好。盧浩生此人,說沒有才幹,那也是睜眼說瞎話,能耐還是有些的,只是……!”皺起眉頭,並沒有說下去。

公孫楚嘆道:“如果此人只是盡忠齊王,那倒還好說,如果他是另藏異心,楚督,便是你能容得下他,只怕別人也容不下他。如今西北要的便是安寧,誰要是在西北胡亂生事,那便是西北的大敵,你苦心想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可是有人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下官說句良心話,心裏也是不痛快的。”

“你說的不錯。”楚歡頷首道:“咱們要想辦法讓王爺明白西北人想要安定,盧浩生嘛,畢竟王爺對他還是十分信任,他們同經生死,王爺當初身邊那麽多官員跟隨,到最後只有他一人相伴左右,王爺也是個講情義的人,自然對盧浩生不同,盧浩生既然不知前頭是南墻,咱們就讓他順他的意思,讓他撞上去,知道疼了,只盼他就能夠明白,也能夠安分下來。”

公孫楚點頭道:“楚督良苦用心,只盼齊王和盧浩生都能夠體會。”忽然想到什麽,道:“楚督,剛好今夜在這裏,還有一事想要稟報楚督。”

“什麽?”

“便是雁門關外的貿易場。”公孫楚笑道:“戰事一息,貿易場那邊自然會繁華起來,據下官所知,從西梁那頭,已經過來不少人到了貿易場那邊,最近不少商賈都從戶部司衙門領取過關的簽文,按照楚督的意思,前來申領出關簽文的商賈,都經過審核,當然,以西關七姓為先……只是前不久有一群士紳因為借糧轉租的事情,生出事端,在一份文書上簽了名字,這份文書楚督交給了下官,下官也按照楚督的意思,但凡文書上有名字的士紳商賈,下官不會向他們借一顆糧食,但是出關的簽文,下官也不向他們發放……!”

楚歡道:“不錯,是這樣辦。”

“只是最近這些時日,那些人卻又主動找了過來,聲稱他們可以多借糧食,別的士紳如果向官倉借出他們收成的五成,他們願意借出七成,只是希望楚督能夠通融,讓他們也能夠申領出關簽文。”公孫楚淡淡笑道:“這些人當初自私自利,不肯借糧,如今知道借糧的好處,心中都是後悔,一群人三天兩頭找到下官,讓下官向楚督求情,楚督,這事兒下官想了想,還是該和您說一聲。”

楚歡端起茶杯,問道:“公孫,你覺得這事兒該怎麽辦?原諒他們,給他們發放出關簽文?”

公孫楚搖了搖頭,肅然道:“楚督,無規矩不成方圓,更何況楚督當眾放眼,簽了名字,便不借他們的糧,也不會給他們發放出關文書,此事許多人都知道,若是原諒他們,只怕……!”

楚歡笑道:“只怕本督威望有損?”

“是!”

楚歡神情變得冷峻起來,淡淡道:“依照之前所說的辦,別說多借兩成,文書上簽名的人,便是傾家蕩產將所有資財全都捐獻出來,也一份出關簽文都得不到。西關士紳成百上千,幾乎都借了糧,偏這幾十戶想要和本督作對,當真以為官府就是那麽容易得罪?對了,本督還記得,領頭的是叫做邢瀧,你盡管告訴他們,文書上簽字的家族,只要本督在這位子上一天,他們就死了出關的念頭。他們就算說本督公報私仇或者打壓他們都好,也可以敞開了說,本督就是要打壓他們,讓他們知道,本督想要做事,誰要跳出來,好好掂量一下後果……!”

公孫楚起身拱手笑道:“下官領命,楚督,這殺雞儆猴,必然震懾住許多人,以後楚督的法令,那些士紳必然不敢輕易反對。”

“只是讓他們明白一個道理,和官府配合,他們才可能享有官府給予的利益。”楚歡嘆道:“許多人還是不明白一個道理,舍得舍得,他們既然不舍,又如何能得?你說的不錯,殺雞儆猴,有幾只雞跳出來,總要拿刀宰他幾只。”